传递“劲”的人体就象是一串多节棍 , “劲”的发生与传递至手虽然是同时的 , 但其实是有过程的 , 这就象机械钟的发条之动与秒针之动虽然是同时的 , 其实是有着经过很多齿轮传递这一过程的一样 。 初学用“劲”的人是应该体验这一过程的 , 这样的锻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在这一传递过程中 , 身躯中的“相向运动”是内在的 , 外形的立身中正有利于“劲”的传递 , 身躯外形并不反映为波浪形 , 沉胯与拔背都是重要的“相向运动” , 而腰骶部位的动态后撑被称为“命门后突”更是起到了枢纽的关键作用 , 所以 , 古拳谱中的“主宰于腰”与“力由脊发”中的“腰”和“脊” , 按照现代解剖学 , 指的都是人体的腰骶部位 。 不论用“气”还是用“劲” , 如果力求手臂都是由腰骶部位所作用的 , 人体就越能够放松、“劲”就越大 。 古拳谱对“气”的传递采用了错序的修辞叙述 , 按照现代汉语的叙述习惯 , 根据上述的机理 , 这个叙述就是“主宰于腰 , 发于腿 , 其根在脚 , 由脚而腿而腰 , 形于手指 , 总须完整一气” 。 这段话中没有“腰”与“手指”之间的过程叙述 , 反映了太极拳先人十分注意到了在“气”的传递过程中肩部要力求不主动这个要领的信息 。 这个要领也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空肩” 。 无论是用“气”还是用“劲” , 这个要领都是十分重要的 。
道家内功之“气”的锻炼对于太极拳之“气”与“劲”的培养锻炼有相辅相成的显著效果 , 道家内功之“气”的锻炼能够强壮太极拳之“气”与“劲” , 太极拳之“气”与“劲”又有利于道家内功之“气”的锻炼 , 但毕竟道家内功之“气”与太极拳之“气”、“劲”是两回事 。 将锻炼道家内功之“气”当作了太极拳之“气”与“劲”的锻炼 , 显然是不可能获得太极拳之“气”与“劲”的 , 事实上 , 许多道家内功功夫深厚的人并没有运用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技能 , 所以将这些锻炼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 。 太极拳之“气”与“劲”并不神秘复杂 ,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发生和传递应该是上述这样的机理 。 这样认识的太极拳锻炼才是符合太极拳古代经典与“动量传递”之客观规律的 。
六、现代有关太极拳术语之“气”与“劲”的错误说法
由于近代中国的太极拳以陈长兴所传授给杨氏的影响为最广 , 《杨氏老谱》这种“劲”、“气”和“力”的概念也就得以最广的传播 , 成了太极拳界的主流概念 , 从近代一直延续至今 , 近代过来的太极拳家都遵循这样的观点 。 但是 , 到了现代 , 由于多种原因 , 太极拳界的很多人没有上述“劲”与“力”不同这样的概念了 , 其中有很多人所论述的“劲”其实都是太极拳经典所说的“力” , 尤其反映为很多人认为用“劲”不能柔软 , 认为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是练不出“劲”的;这种否定柔软的认识 , 就是连羽毛球技术中的用“动量传递”击球的技能也是不可能获得的 , 更不要说能够练出太极拳之“劲”来了;其中又有很多人认为“劲”与“力”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认为太极拳所谓的“劲”就是“力” 。 这两种认识的实质其实是一样的 , 都是把一般概念的“劲”当作太极拳术语的“劲”了 , 而学习太极拳如果没有这种“劲”与“力”不同的特殊概念 , 就必然是用太极拳经典所说的“纯刚之力”在引起动作的 , 那么 , 这种太极拳就根本不可能使人“终不得力”、不可能“人刚我柔” , 也根本不可能使手臂发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够发生的力大得多的力而以弱胜强了 , 这种太极拳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虽姿式类太极 , 与外家拳无异也”的太极拳 , 所以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
推荐阅读
- 太极拳知识的学习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 道教内丹看太极拳形成路径 少林达摩点穴拳-三武组
- 这样的“松空”对于太极拳锻炼是严重的误导-魏坤梁 意念和内气在行拳静练中的简易实用法-刘德增
- 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张迎忠
- “骨响齐鸣”是太极拳功夫吗-魏坤梁 《打手歌》在太极拳推手锻炼中的一个典型例证-魏坤梁
- 练拳一二三四-邵守俊 太极拳腰与手的运动关系-张志明
- 岳家拳套路技法综述 《锁枪》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诗词比较
- 气功与防老 意守下丹田浅析
- 健腹轮锻炼哪些肌肉,健腹轮锻炼肌肉示意图
- 饮品与夏季养生 夏季饮茶法 饮茶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