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太极拳之“气”与“劲”的发生与传递机理
太极拳之“劲”的实质就是太极拳之“气” , 这两者的发生与传递机理是同一的 , 由于用“劲”中身体的反应比用“气”明显 , 所以这一机理可以主要以用“劲”为例来探讨 。
有用“劲”经验的人都会体会到:与“劲”的发生直接有关的首先是“气沉丹田” , 小腹丹田是“劲”的发生之源 。 古拳谱称之为“腹内松净气腾然” , “松净”即“虚”是经常的 , “气腾然”即“实”是动态的;这“虚实”之差就是源头之“劲” 。 所以 , 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反复强调“气沉丹田” , 认为丹田必须始终是沉的 。 现代太极拳界有个别人否定“气沉丹田” , 认为“气”应该直接沉到脚 , 并说有的佛教徒也这样认为 , 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 。 因为人体的内力直接沉降于脚 , 其强度是不足的 , 全身的内力只有聚于离下肢最近的丹田 , 才能产生足够的“劲”之源;“气沉丹田”原来就是道家的理论 , 虽然从南北朝开始就有佛家之人吸收道家的理论 , 但总还是有些佛教徒并不清楚道家的理论 , 怎么可以以这样的人作为否定“气沉丹田”之依据呢?“气沉丹田”理论是道家对于人类的一大贡献 , 至少绝大多数的武术都讲究追求“气沉丹田” , 连歌唱、书法等技艺也讲究运用“丹田之气” , 可见“气沉丹田”被应用的普遍 。 当然“气沉丹田”不是强行的“气压丹田” , 有的人不得真传 , 将强行的“气压丹田”当作了“气沉丹田”这是错误的 , 对人体有害的;这种错误的做法也是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反复强调要避免的 。 有的人之所以否定“气沉丹田” , 其原因一是未得真传 , 二是将练“气沉丹田”的错误做法当作了“气沉丹田” 。 太极拳用“劲”必须首先“气沉丹田” , 但这“气沉丹田”又必须依赖于“虚领顶劲” , 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 所以 , 古拳谱才说“虚领顶劲 , 气沉丹田” 。
太极拳之“劲”又是古拳谱所说“主宰于腰”的 , 仅仅有全身放松 , 没有“主宰于腰” , 丹田之“气”是不可能通过“发于腿”沉于脚的 。 丹田之“气”一旦沉于脚 , 由于地面的反作用 , 这沉于脚的“气”就成了始于脚的实质为向上“动量传递”的“劲”了 。 由于反作用与作用力是同时的 , 所以 , 丹田向下之“气”的发生与脚向上之“劲”的发生是完全同时的 , 而且都是“主宰于腰”的 。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之“劲”发于丹田 , 可以用意识使六分“劲”上行达于手 , 四分“劲”向下达于脚 。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 因为其一 , 古拳谱中之“气”的“其根在脚”是不知多少代古人普遍武术实践的经验总结 , 而这种“劲”由丹田上下分行的说法不符合这一总结;其二、根据太极拳经典与实践 , 没有腰的主宰 , 仅仅丹田的“鼓荡” , 太极拳之“气”与“劲”仍是不可能发生的;其三、这种说法不符合现代力学的“动量传递”理论 。 按照“动量传递”理论 , 站立之人的手臂“动量传递”之力应该是始于脚的;而且 , 四分“劲”向下达于脚 , 按照“动量传递”理论 , 由于反作用 , 如果全身是放松的 , “动量”必然还是要反方向传递的 , 这就象一个球撞到了墙上 , 是必定要反弹的一样 , 四分“劲”向下达于脚是不可能消失的 。 所以 , 丹田虽然是“劲”的发生之源 , 但“劲”是腰所主宰始于脚的 。
推荐阅读
- 太极拳知识的学习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 道教内丹看太极拳形成路径 少林达摩点穴拳-三武组
- 这样的“松空”对于太极拳锻炼是严重的误导-魏坤梁 意念和内气在行拳静练中的简易实用法-刘德增
- 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张迎忠
- “骨响齐鸣”是太极拳功夫吗-魏坤梁 《打手歌》在太极拳推手锻炼中的一个典型例证-魏坤梁
- 练拳一二三四-邵守俊 太极拳腰与手的运动关系-张志明
- 岳家拳套路技法综述 《锁枪》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诗词比较
- 气功与防老 意守下丹田浅析
- 健腹轮锻炼哪些肌肉,健腹轮锻炼肌肉示意图
- 饮品与夏季养生 夏季饮茶法 饮茶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