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五行步 你们毁了我的太极拳( 三 )



二、头部功夫
练太极拳对头部的要求是,头容正直,下颏微里收 。 名曰:虚领顶劲,下颏微一收,气贯于顶 。 如果推手发人时差了头顶悬之劲,就可能发不动,或发不远 。 有了这头顶悬的劲,就可能发得动,或发得很漂亮 。 所以虚领顶劲不可少 。 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脸,也不能龇牙咧嘴(练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样的要求) 。 总之不管多难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那样 。

三、眼部功夫
练太极拳时,眼神从始至终都要配合动作 。 该看前方时要看前方,该看前手时要看前手 。 不管看哪里,都要让人觉着自然得体 。 不能该看前手时看了后手,该看右手时看了左手 。 如白鹤亮翅,定式后应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马分鬃,抱球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应看上面右手食指 。 当左脚迈出去,慢慢落实成左弓步时,左手也同时到左胸前,右手停于右胯旁,这时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 。 眼看左手时,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两眼有神注视前手 。 更为难做的是,不论一趟太极拳有多少动作,练10分钟、 20分钟乃至30分钟、40分钟,眼都不眨一下 。 我的恩师练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
练眼也专门有练眼之功,如香火头练眼功、提渣滓练眼功、看太阳练眼功、看月亮练眼功等 。 日后我再专门谈练眼的功夫,可以让大家把眼练得能看夏天中午12点的太阳数分钟乃至更长 。
四、鼻子呼吸之功
练太极拳从始至终应呼吸自然 。 练时配合动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长 。 呼和吸应以耳朵听不见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间断 。 须知练太极拳不同练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据动作的难度大小、长短配合呼吸 。 从起式到收式,都应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 。 久而久之,就可使动作和呼吸结合上 。 再加紧下大功夫,就能达到气与劲合的境地 。 当然还有更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练着练着太极拳,突然感觉耳旁如打了一声雷,不觉自己有呼吸,这就是胎息 。 如果经常能达到胎息的境界,长寿是定然无疑的 。 不过这种呼吸,现在练太极拳的专家教授们、七八九段们,恐怕是知者甚少了 。 要想学会如此境界的呼吸,速找明师虚心求教,可能还能学到 。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会问,练太极拳与耳朵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和人比武,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请听听我讲的耳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可能会有所帮助 。 前面谈了呼吸是耳朵听不见的呼吸,那么耳朵听什么呢?我认为耳要听蝉鸣 。 什么是蝉鸣?蝉鸣即我们稍一静,大脑中发出的“而”的声音 。 只要能排除杂念,神不外散,专注地听蝉鸣,久而久之,刹那间耳边“哗啦”一声,如同雷声,就入静了 。 此时,只知练拳,不知其他,见如不见 。 见人如不见,见物如不见,见一切如不见 。 这就是练太极拳所讲的动中求静的最佳效果 。 久静而生动,此动不是练太极拳动作的动,而是一点真阳在动,这一点真阳即是***无念而自举的动(所以要练真正的太极拳,尤其是养生功,不能集体在一起,更不便男男女女在一起练,关键就在于此 。 这个怕是一万个练太极拳的也没几个懂的,更别说什么太极拳专家教授、七八九段) 。 真阳一动就得会收,这收气之法,不是得真传者,也绝对不知道 。 真阳一动,要用小周天收气之法收之 。 气越收越足,真阳越动越勤、越坚、越硬,直至七个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之功 。 七个无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开通奇经八脉 。 八脉开通身属阳,准备下手采小药 。 当我们练着练着突然觉得一点真阳要夺关而出,千钧一发之际,要会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产神知,此时要会上下任督接连之法,速用宝剑斩插之,这叫做宝剑插在三江口,管叫黄河水倒流,风吹之,火化之 。 采完药后,再行牢牢封固,这种功夫才是张三丰祖师传下来的太极拳功夫 。 不论杨、吴、陈、孙、武、李,谁懂这种功夫,才算得“下手炼精化气”之真传,得太极拳之真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