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体悟练拳六松 一羽不能加的太极功夫( 七 )


以上所述是对资深的发烧友而言 , 若是学拳不久的爱好者 , 还是先松心 , 后松身 , 不宜过早找劲 , 亦不宜追求练松功的“气感” 。
对于学拳不久的爱好者来说 , 练松顺序是:首先求得神经中枢的松 , 有练拳数年松得不尽意者 , 部分人与神经中枢不能松静有关 。 接着是求皮肤腠理和肌肉韧带的放松 。 再接下去是关节的放松和用意识导引内脏的放松 , 如胸松腹实、气沉丹田等 。 还要知道一点 , 关节的活动度与关节的松不是一回事 , 太极拳所要求的关节松开 , 是指两对应之骨的接触面能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离得开一点 。 还要清楚的看到 , 松自然能柔 , 而柔却不一定能松 , 所以要先求松 , 松而柔生 , 进而松柔兼备 , 进而松而能沉 。

第二是松展 , 在大脑入静、意念导引下 , 要有序地使全身各个脏器、肌肉、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拉长 。
拳论中讲的“皮毛要攻 , 骨节要松”“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要领 , 都是这种对称张开、节节贯穿的要求 。 腰胯以上松开往上领拔 , 腰胯以下松开往下沉坠 , 上领采天之气 , 下沉接地之力 , 这就是松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若练低架拳求松展长功 , 宜注重这个要领 , 否则容易造成下肢僵紧不活 , 影响全身放松) 。 特别是初练太极拳者 , 更要力求开展 , 力求舒展 , 进而要求“开展之中有团聚之意” , 开中有合 , 合中有开 , 开合相寓 。
记得我学拳伊始 , 有一次在四川省太极拳推手研究会的练功房见恩师林墨根先生给师兄师姐传授分解拳势动作的技击要领时 , 林老师说:“……单鞭掌不是重在左掌打人 , 而是右勾手用劲……倒撵猴不是重在左(右)掌击人 , 而是右(左)肘使劲……玉女穿梭亦不是重在左(右)掌按击彼方 , 而是在右(左)掤滚手使劲……”当时自己想了又想都搞不清楚 , 明明看见示范单鞭掌时用左掌向对方胸部按击 , 为什么说是右勾手用劲呢?后来得到了林老师多次悉心的言传身教 , 时光过了三、五年 , 才逐渐有所理解并感受出来 。 太极拳每势动作从头至尾都包涵着有如弓状的对拉劲道 , 在完成一个动作时 , 总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 。 我认为有大约四部分的对拉弓劲是较为明显的 。
1、头部百会穴与会阴穴之间的对拉弓劲 , “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为上下对拉 , 保持匀称 。 上以提顶相吸相系(提顶要领是头颈正直 , 不低不昂 , 神贯于顶 , 提挈全身) , 上体前从锁骨后大椎与裆的中心或尾椎骨上下相对连成一条中线 , 下以吊裆(两股用力臀部前送 , 裆部有向前上翻之势 , 就是吊裆)相随 , 形成上下一致的对拉弓劲 , 体现出分合统一的整体性 。 这个对拉弓劲以腰为弓 , 以大椎和骶骨为弓梢 , 腰背命门穴是“身弓”中重点的关键 。 人的脊柱骨占人体总长度的45% , 天然形成S形的生理曲线 , 做好顶头悬 , 松胸内含和尾闾收能使人体脊柱骨拉开 , 能降低人体重心 , 使下盘稳固 。
2、肩肘、腕之间的对拉弓劲 , 肘称为弓把 , 手腕和臂部称为弓劲对拉 , 产生松肩、垂肘、松腕三者之间的弓劲对拉 , 也产生含胸拔背与松肩松腕之间的对拉弓劲 。
3、胯膝、足之间的对拉弓劲 , 膝为弓把 , 胯骨与足跟为弓梢 , 两胯之间对拉撑圆 , 产生了弓劲 , 同样 , 两膝关节相反方向微屈 , 微向里扣内含圆 , 加上两足前弓后撑 , 产生外形屈 , 内中求直 , 形成对拉弓劲的圆裆 。
4、两手与两足之间的拉弓劲 , 两手与两足向前后左右或上下分开 , 方向相反相成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 , 做到上下左右内外贯通一气 。 林墨根老师曾说过:“……在练拳架或推手时 , 要下松涌泉 , 上松劳宫……” , 这也是一个手与足之间的对拉劲道 。 往下松开涌泉穴 , 意识引导涌泉穴位贴地 , 这样能使下盘稳固 , 还能较好地产生反座力 。 若下盘不大稳固 , 上身又怎能松得放心呢?往上松至劳宫穴 , 能使五条手指自然舒伸 , 因此劲道能从手指畅通透出 , 亦能提起拳意精神 。 再有说劳宫穴的内气之感较强 , 对听劲极为有利 , 感触对方来劲灵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