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家贫 , 除学校所发之教学课本外 , 无图书、漫画或小说之类之课外读物 。 偶得《周易本义》一册 , 如获至宝 。 然而 , 久玩其文 , 未获其实;于是 , 转向中医求解焉 。 中医驳杂 , 多借易理释病证转化 , 亦未得所要;再转习 , 匆匆廿余载 , 尚流连其中 。
是遵从易经的法则 , 从万千技击动作中 , 精挑细选出来的动作方式及炼功方法 。 所以 , 每一个动作 , 除了有练功和技击的目的外 , 尚有《易经》及儒、道两传之哲理在支撑 。 对熟习易理者而言 , 很快能从太极拳之动作之中 , 见到天道、乾坤、阴阳的法则 。 然而 , 自露禅祖师打响太极拳之名号后 , 应广大慕名而来的学者之需求 , 各门派之秘笈纷纷出笼;更有不少好事者 , 藉耳闻附会 , 著书立说 , 使人望之却步 。 面对如此紊乱的情况 , 我们该如何取舍呢?以最近逸文书局出版、戚建海着之《太极拳技击和炼丹术之奥秘》一书为例 , 书名十分能引诱太极拳之同好 , 书中亦提供了许多新发现的老资料 , 拳、捶不分;但是 , 数据之真伪因未获原件无法辨别 , 就让专家学者及时间来处理它吧!自然能得知是否和陈鑫的太极拳论著一样 。 我们学太极拳的人 , 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数据能否指导我们练成上 。 或者有人会说:「书中都会留一手 , 不可能让你看书就能练成的 。 」其实不然 , 只要你经过了「入门引路需口授」的阶段 , 不保证你看书就能练成;但是 , 你可以知道可否按他说的方法去练 。 其实书中所提供的数据 , 大部份都是大家很熟悉的 , 最大的不同是数据的著作者和时间 , 和少量丹道与太极拳的论述;令人难以认同的、反而是著者对修练太极拳至丹道相接的论点 , 甚至和书中所提供的数据抵触 。 可能是练法不同 , 看法互异吧!但指出他的问题 , 可以为同好借镜 。
著者虽然主张破除门户之见 , 但是阴阳相济的论述是充满门户之见的 , 连王宗岳先生「一羽不能加 , 绳虫不能落 。 」的用语皆遭到牵连 。 露禅祖师传授之杨家太极拳与陈家最大的不同 , 就是抛开了陈家阴阳相济的练法 , 彻底遵照《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复 。 」及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 。 动极而静 , 静极而生阴 。 静极复动 。 一动一静 , 互为其根 。 」的指导 , 从虚静入手 , 使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在拳中实现 。 陈家的人 , 因为有祖传红炮捶的关系 , 知道太极拳虚静的要领 , 只好采用阴阳相济的练法 , 使红炮捶与并存 。 在陈家 , 原来是以红炮捶为主要技艺的;而且不传外姓 , 是很自豪的 。 在太极拳名显及陈鑫著书之后 , 才将红炮捶改称为陈式太极拳第二、三、四、五路 。 依据书中所提供的资料 , 陈清平先生的歌诀不也是说:「极柔极刚极虚灵 , 运若抽丝处处明 。 」、「一羽不加至道藏」吗?蒋发的太极拳诀也说:「觔骨要松」!在杨家的论述里 , 柔是因为松、再加借力使力所产生的外样态 , 身松是身虚的表现;至柔的目的 , 在求得绵里藏的那根至刚之金针 , 所以才会说:「不松不是太极拳」 , 要一松到底;不必为了强调著者认为的「阴阳相济」而否定它 。 极柔极刚极虚灵也是杨家太极拳修炼的程序 , 由至柔产生至刚 , 而且极虚灵 , 不是和陈清平先生的歌诀相同吗?对阴阳相济的认知 , 著者和杨家太极拳也有极大的不同 , 杨家所谓的阴阳相济就是由至柔产生至刚 , 及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 与书中蒋发先生之《太极拳功》内容相同 , 而不是分左右手;如果是分分左右手的话 , 双按时又如何处理?双手内合齐出 , 自然被著者认为是病手了 。 王宗岳先生「一羽不能加 , 绳虫不能落 。 」是表示极虚灵的听劲及化劲 , 相同的表达见书中王柏青先生之《太极丹功要术》中:「形动而神静 , 意会而势灵 。 微风亦能顺化 , 叶落亦能知警 。 」;著者甚至完全不顾杜元化在书中附件一内 , 对至道的说词 , 把「一羽不加至道藏」解释为「一羽不加」之句是来自《道藏》这部书 , 真是极尽混淆视听之能事 , 不知著者为何如此 。 相较于《列子》仲尼篇、亢仓子曰:「我体合于心 , 心合于气 , 气合于神 , 神合于无 。 其有介然之有 , 唯然之音 , 虽远在八荒之外 , 近在眉睫之内 , 来干我者 , 我必知之 。 」来说 , 王宗岳先生的表达方式 , 还是很平实的 。 不能因为自己没做到 , 就否定它;对一个学了太极拳套路 , 而不肯去炼太极功、或未炼成太极功的人说:「太极拳那些东西都是骗人的 , 那些太极拳高手都是武侠小说一样 , 是乱编的 。 」大家会有何感想?
推荐阅读
- 很好的体悟 太极拳之练法 善增话太极
- 太极拳气沉丹田法 我对太极拳“抱球”的体悟
- 太极拳内在的东西 体悟太极拳
- 几种练拳的好方法 拿住丹田、命门好好练太极
- 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神注则气聚,气聚则太极成/“开合、鼓荡”之体悟
- 练拳与“用进废退”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及科学健身训练法
- 李宏达先生谈:练拳与内劲的练习如何结合 腰和尾闾-身形关键部位的重中之重
- 练太极拳需要“命门后突”吗?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 太极拳云手的奥秘 论练拳似吐纳换气
- 在整劲中体悟内功 杨式四十式与四十二、四十八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