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全在养 太极拳养生文化考

现代文明社会, 高科技的发展使素有文化意识的中国人越来越关注起自己的生命症候 。
“养生”内涵大至优化生存环境, 小至每餐饮食等改善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 。 原是一门
技术, 人们习惯将指导其运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俗称谓技艺、方法或窍门 。 可以说,
创始初衷是凝聚在所谓舍己从人的“诸靠缠绕”论高低之“武艺”上(见陈王廷的《拳经
总歌》) 。 然而, 养生却又是亘古而常新的话题 。 曾几何时人们拿起了“太极拳养生”这个武器?
一个是专攻推手较技难免损伤的太极拳, 一个是始终重视营卫摄养身心, 追求健康长寿之道,
为什么两者可以结合?它们是怎样结合的?这种结合意味着什么?考释回答这些问题, 归纳无条理之
文思, 形成有系统之学理, 昭苏人们对“太极拳养生”之正确认识, 正是本文立意之所在 。
本文主要借助于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即运用文献法获取养生和太极拳的相关资料和论据;
在考量、论证中采用交参文化比较法、同异交比法和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在发阐论点时
以现实的评述与历史的解释相结合;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及其逻辑方法解读“太极拳养生”的
时代价值和学术意义 。
1、典无出处
1.1重要文献典籍中
养生延寿跨越古今时空 。 我国丰富的传统养生内容散见于众多文献典籍中, 综括起来大致有
以动养生:摇筋骨动身体的引舞宣导之类, 如阴康氏之舞、陶唐氏之舞、百兽率舞等;食气养生:
食气盈腹, 善行腹中元气之类, 如仿蛇吐吸、效龟鼻息、鹿运尾闾, 无骨子食气、饮露吸气、鼓
腹而游(淘气)等;导引养生:导气令和, 引体令柔, 行气炼形之类, 如三步作一闭气的禹步、吐
故纳新, 熊经鸟伸、出土马王堆帛书导引图、华佗五禽戏等:自然养生:道法自然, 自然适意,
顺四时适寒暑之类, 如长于水而安于水的“游水之道”、水泽野鸡虽野外觅食艰难却不愿困于笼
中等;习静养生:致虚守静, 无视无听, 必清必静之类, 如坐忘、心斋等;以德养生:“大德必
得其寿”之类, 如仁者寿、善养浩然之气、存心养性、修身积德等;饮膳养生:“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之烹调饮食类, 如熟食“失饪不食”、蔬食“不时不食”、“不多食”、“食不语”、彭祖好和滋味, 善调鼎, 常喝雉羹等;药食养生:凡药五味, 滋补筋骨, 濡养气脉之类, 如皆有大验的黄精, 华佗以为佳, 授樊阿食之, 阿寿百余岁, 又如孙思邀善以医药拯天枉求长生等;按摩养生:摩搦肢体之类, 如医典《内经》所谓的“按跷”、《千金方》中的“老子按摩法”、白居易的“食饱摩挲腹”、陆游的“身衰赖按摩”等;房事养生:知七损八益阴阳可调的房中术之类, 如《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等 。 用《千金翼方》语总结:“故其大要, 一曰啬神, 二曰爱气, 三曰养形, 四曰导引, 五曰言论, 六曰饮食, 七曰房室, 八日反俗, 九曰医药, 十曰禁忌” 。 同感, 浏览中国古典群书, 我们未见传统养生文论中有“太极拳养生”一类的记载 。
1.2 养生高寿人物中彭祖、姜太公、老子、乐师窦公、高僧佛图澄、名医孙思邈等都是越百岁
而享尽天年的人物, 他们生活的时代各不相同, 养生延年的方法也各不一样, 但历史都未记载他们
中有人是通过太极拳养生获得长寿的 。 即使是得益于五禽戏而九十岁耳不聋眼不花的吴普, 或者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