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全在养 太极拳养生文化考( 四 )


7、 理论发展
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丰富了它的养生延年内容 。 最初的太极拳歌诀、拳论中没有脚步之类的提法,
《太极拳论》也只有从推手角度而论的“走”与“双重” 。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 步履蹒跚,
拐棍助行, 是人衰老的明显特征 。 而太极拳“上虚下实”的练法中包含有承载着人体运动负荷的
步法锻炼 。 到了武禹襄时, 他在《打手要言》中形象地总结为“迈步如临渊”和“迈步如猫行”,
认为太极拳运动“其根在脚” 。 这与佛家、道家的养生格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 《摩得勒伽论》中
说:“比丘径行时, 不得摇身行”, “不得大低头”, “当正直行” 。 而道家则比喻为:“行作鹅
王步”(《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要求象鹅踱步, 脚不交叉, 颈项昂起, 目视前方 。 李亦畲又进
一步发挥了“走”和“脚”的理论:“劲起于脚跟, 变换在腿”, “上于两膊相系, 下于两腿相随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 陈氏太极拳的大理论家陈鑫更有发展, 他说:“上虽凭手, 下尤凭足”, 他还将“两腿之劲, 皆由足大拇指领起”与“涌泉”等人体穴位联系起来论其劲法和经络运行(顾留馨:《太极拳术》) 。 后来各派太极拳对“迈步”又有许多新的阐述 。 杨澄甫“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 认为虚实“如不能分, 则迈步重滞, 自立不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还编成口诀:“两腿弯曲分虚实”, 也认为“太极要义在里边”(《孙式太极拳》) 。 吴式太极拳在姿势上提出指导迈步行走的“溜臀裹裆, 叠胯屈膝, 折踝展趾”等要领(《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 。 人从婴孩到老年是用脚“走”完人生之路的, 可见脚对每天的行走是多么重要而太极拳在它的特殊的行步规律下产生发展的理论已介入人们的生活, 指导着人们的养生活动 。
气, 是人生存必不可缺的, 而养生莫不谈“气” 。 陈王廷《拳经总歌》没有一个“气”字,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了第一个“气”字, 但只点到关键的“气沉”问题就一带而过, 下无旁文 。 《十三势行工歌诀》有了“气遍身躯”、“气腾然”、“意气”三处关于“气”的不同说法, 一是讲周身之气, 二是讲腹中之气, 三是讲意与气的关系 。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提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 无微不到”、“气宜鼓荡”、“气如车轮”、“气敛入骨”、 “气以直养而无害”、“意气须换得灵”、“全身意在蓄神, 不在气, 在气则滞等十多条有关“气”的要言 。 他的“四字不传密诀”:运气敷布, 以气盖彼, 以气对彼和以气全吞深化了“气”的运用 。 后人李亦畲较为准确地提出了“以意运气”的概念, 并指出“炼气归神(《五字诀》)这样一个更多地可被养生所用而不是仅对“彼”所言的用语 。 从“以心行气”发展到“以意运气”, 太极拳理论家开始注意起气的运行 。 李亦畲解释“气沉”时说:“气向下沉, 由两肩收于脊骨, 注于腰间 。 , 此气之由上而下也, 谓之合 。 由腰形于脊骨, 布于两膊, 施于手指, 此气之由下而上也, 谓之开” 。 到陈鑫论太极之气就更具体了, 什么“清气”、“浊气”、“中气”、“横气”、“元气”、“浩然之气都用上了 。 但“此言任督之升降顺逆, 佐中气以成功”(顾留馨:《太极拳术》)却是他的最具体地对太极拳养生的贡献, 而且是别人没有这么深刻认识和论及过的 。 陈鑫将心、意、气、经 络联系在一起融入拳理, 丰富和发展了“虚领顶劲, 气沉丹田”, 形成了有利于太极拳向养生方向发展的理论雏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