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血压低是怎么回事,低血压千万不能碰几种食物


低血压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的情况,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 。 前者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 。 一般症状不明显,但较重时会出现疲倦、头晕、健忘,还可能出现心前区憋闷 。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 。 防治体质虚弱性低血压要忌偏食,饮食要荤素搭配,应摄取含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多的食物 。 加强运动锻炼能调整血压 。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蹲位站起来时动作应缓慢 。 另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因多种疾病或药物引起,如脊髓有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因服用降压药不当及过量等 。 因此应去医院查明病因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 。 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 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为低血压 。 由于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向组织细胞送入氧气、营养并带走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 。 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 。 根据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体位性低血压: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常于早晨起床后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服用同时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 (2)症状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性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等 。 (3)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的妇性,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 。 许多患者伴见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 。 这些表现为夏季气湿较高时更显突出 。 本病以体质衰弱者及女性为多见 。 但也有人并无明显异常的感觉 。 中医认为低血压是脾肾阳气亏损所致,治疗上注重温脾肾,升阳气 。 低血压的防治 临床上,有些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总是问是不是贫血,而检查 出来,血色素正常,血压低于90/60mmHg(65岁以上的人低于100/ 60mmHg),应该是低血压 。 低血压与贫血不能划上等号,它不是血量 太少造成,而与血液黏稠度、血管老化、血管弹性缺乏有关 。 中医无‘低血压’这个病名,多属于“眩晕”、“虚劳”、“晕 厥”等范畴 。 中医认为此病多见于脾胃虚弱者;脑力劳动者;或脆弱 的老年心脏病人 。 认为多由于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 。 气虚阳虚心脉鼓动无力,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心脉失养;阴血 虚亏,血脉不充也致心脑失养,或由肾阳虚,脑髓空而致头晕,眼花 甚者晕厥;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而发头晕,耳呜,畏 寒肢冷,腰酸腿软,不欲饮食,疲乏无力,临床伴有低血压等症状 。
血压低是怎么回事啊? 低血压是身体内循环动脉压力比正常状态低,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 神经源性低血压 。
我们身边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所以人们对高血压也了解很多 。 相对而言,低血压是常见病之一,但人们对其了解不多 。 那么什么是低血压?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低血压又是什么症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