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 是中国道功——道家术与儒家的阴阳学说 , 以及的“集合” , 也可以说是将导引、吐纳、易理、技击数者熔为一炉 。 作为 , 对其特征——甚为强调技击性 。 但随着火器时代的兴起 , 冷兵器的没落 , 则逐渐强调其健身性 。 诸如《十三势歌诀》中就提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 ”杨氏旧谱论后的附记也有“此系山张三丰老师遗论 , 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 , 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之说教 。 现在作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 其健身目的更为明确 。 但对于的健身机理 , 练习太极拳究竟应注重哪些要领 , 才能更好的提高其健身作用 , 虽然论述不少 , 但笔者认为 , 如果能从道功——道家养生术这个角度来探讨 , 或许能有所启发 , 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那么 , 道家养生术有哪些方面可供借鉴呢?笔者认为 , 是道家养生术中的形神依存、身心一体的整体修炼观点 。 此与西方养生法不同 。 西方养生法只着眼于局部 , 可以说是见木不见林 。 他们仅限于体质与力量 , 着眼于人体的肌肉骨骼韧带等的强壮和提高 。 而道家养生术则着眼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提高 , 强调炼心、炼性、炼气、炼神 , 强调性命双修 , 强调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同等重要 。 具体从哪些方面人手呢?管见认为:
第一 , 静 。 元末全真道人王道源在《述金丹》中说:“大道无为妙理深 , 工夫须向静中寻 。 ”《想尔注》说:“入清静 , 合自然 , 可久也 。 ”《金仙证论》说:“道从静而入 , 若不静 , 则神不灵 , 而焘亦不真 。 ……造化之根 , 唯静则可以炼 , 不静则识性夹杂 , 修与道相违矣 。 ”炼虚守静 , 是道家养生的真诀 。 因此 , 太极拳在行拳时首先要“静” , 在起势前可先松静站立数分钟 , 达到心平气和 。 张三丰说:“心平则神凝 , 气和则息调 。 ”在行拳时也要保持这个“静” 。 太极拳“五字诀”中就曾提出 , “一日心静……五日神聚” 。 “拳论”中也指出 , “要静 , 内固精神 , 外示安逸” , 要“神舒体静” 。 当然 , 这里所说的“静” , 不是不动 , “身虽动 , 心贵静” , 要“视动为静” 。 李道纯就曾说:“动中之静 , 方为真静 。 若以不动为静 , 则土石皆可为圣真 。 ”只有静 , 才能做到精神上放松和肢体及内脏的放松 , 才能宣通血脉 , 才能进入特殊功能状态 , 才能“返璞归真” 。
第二 , 精神专注 。 《唱道真言》指出:“炼丹先要炼心 。 炼心之法 , 以祛闲思妄想 , 为清静法门 。 ”内丹派首领李西月也说 , 要“时时防意马 , 刻刻锁心猿” 。 因此 , 太极拳在静的基础上 , 行拳时全部心意都要用到动作中去 , 集中思想 , 一意练拳 。 不能手之舞之 , 足之蹈之 , 而神不守舍 。 太极拳《十三势歌诀》及《心解》中就曾指出 , “先在心 , 后在身” , 要“势势存心揆用意” , “意气君来骨肉臣”;要“神为主帅 , 身为驱使” 。 动作时要意念为先 。 诸如“起势” , 先意动而后形随 , 两手再缓缓平举 , 意念中双手下似乎拉着一根牛筋 , 慢慢被拉长 。 同时 , 后脊则节节贯串 , 松沉下落 , 手与肩平时 , 后面刚好也沉到脚跟 。 诸如分脚 , 一脚屈膝站稳 , 五趾抓地 , 虚领顶劲 , 一脚垂趾提腿 , 缓缓分出 , 意念一直要慢慢贯到分脚脚掌外缘 。 又如搂膝拗步 , 随着外形的运转 , 意念则由肩而肘 , 最后坐腕舒掌时 , 意念也要贯到掌心 。 总之 , 要有意念引导动作 。 “重意不重形 , 用意不用力” 。 所谓“刻刻存心 , 刻刻留意 , 才有所得;不在形式 , 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 。 要以一念代万念 , 精神不散 , 思想集中 , 意念为主导 。 正如吕洞宾所说:“千言万语 , 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 。 ”
推荐阅读
- 三皇炮捶与武当太极拳攻防实战演练 刚易柔难
- 杨少侯谈体用要诀 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
- 谈陈式太极拳之“晃” 林朝珍谈习练太极拳和八卦掌
- 简化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图解 赵堡太极拳丹功诀诠释
- 杨氏太极拳内功解秘 太极拳虚步的虚脚分担体重吗?
- 也谈传统杨式太极拳基本习练技法 医武结合练太极
- 太极拳:“周身俱能轻灵” 桩功与太极拳
- 太极拳教学之杨式太极如何做到棉里裹铁 怎样认识太极拳的“双重”
- 浅谈太极拳预备与起势 习练太极拳意义的再认识
- 太极拳功夫理法“俏皮话” 如何做好太极拳“蹬脚拳势”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