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 太极之乐-修炼太极拳乐趣无穷( 三 )


三、练拳似画太极图
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描绘阴阳太极图的过程 。 太极是螺旋运动的环形混元体,通过旋转开合达到阴阳的变化 。 万物运动皆依此理,太极拳也不外乎此理 。 拳术套路中贯穿着各种螺旋缠丝和环形开合的动作,其实就是不同方向、不同方位运动的太极图 。 一动一静无不符合阴阳太极图之法像,一开一合无不都是缠丝混元圈 。 时而画平圆太极图,时而画立圆太极图,时而画螺旋开合太极图,时而正画,时而斜画,处处似画美丽的太极图 。 画图时必须与意气结合,使太极图像与意气运动结合起来,以至于只要一想太极图像,意气神形就会整体统一地描绘该太极图 。 同时凭着肢体描绘的感觉,再去练神、练气,进而使意、气、体三者紧密结合,逐渐进入不知有我,惟有太极图像的境界 。
四、练拳似休息
“练拳似休息”是讲:练拳练功要求心神安静专一,全身内外周身协调 。 练拳的过程就是静养休息的过程,全身内外不得紧张,处处筋肉放松,做到心静安神 。 太极拳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愉悦心情、松弛神经的功能,是一种调养身心的运动,而不是疲劳身心的体力劳动,应当是越练越舒服 。
“练拳似休息”的思想方法既符合万物顺序自然的法则又符合养生之道,也是一种脱规矩而合规矩的练法 。 练拳时,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四肢全体、大脑思想全部放松松开 。 松则气通无阴力,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视(也可两眼微闭),耳不外听,忘却鼻息,随意漫行,无拘无束,只在意不在形 。 所以练拳练功是一种养精、气、神的过程,通过练功达到神经细胞的休养,从而保持全身的活力 。
五、练拳似练丹田功
练拳的过程也是练丹田的过程 。 太极拳是内功拳,全在于丹田之功,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才能真正练好太极拳 。 所以古人说:“练好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都不怕 。 ”丹田功有两种练法 。 一种是静练,即意守丹田,这是过去道、儒、释三家常用的方法,称之为修真炼丹 。 一种是静动练,即气沉丹田和丹田呼吸,这是过去练内家拳的人常用的 。 丹田呼吸是指丹田自然呼吸,是练先天之气,故又称先天呼吸,气由此集散出入 。 拳书言:“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与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 ”丹田一呼一吸即为哼哈二气 。 练功时,意达丹田后,阴阳便会相合,加上哼哈二气一呼一吸,丹田混元气就逐渐发动,再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推动肢体筋骨肌肉,产生拳术运动 。
一般来说,丹田功是单练的,须在丹田功(内功)基础上再去练外功(拳术) 。 混元太极拳汲取了上述两种练法特点,形成了意守丹田、丹田呼吸和丹田内转相结合的红尘,不仅可单练,又可结合拳术练 。 静、动、内、外同时修炼,拳功合一,事半功倍 。 即拿住丹田练功,拿住丹田练拳 。 无极开始,先三性归一静守丹田,待丹田气满充实后,即自然呼吸发动,意想开则气发于丹田充达全身而肢体开,意想合则气收归丹田敛入骨髓而肢体合 。 开即放,合即收 。 意想转圈时,则丹田内转,气亦转,发动肢体同时转 。 如此开合鼓荡,聚散收放,循环周流,越练丹田之气越充盈、越满足,充塞周身,舒张肌肤,犹如充满了气的皮球一般,在旋转,在滚动,不知手舞足蹈,惟有丹田在吞吐呼吸和内转 。 丹田气越足,则周身气力和内劲越大,练拳如同生龙活虎 。
丹田是练精、气、神之窍位,分上、中、下三丹田,又有五丹田之说 。 上丹田在眼眉间祖窍深处,中丹田在脐与命门之中间,下丹田在会阴穴深处,前丹田在肚脐神阙穴,后丹田在两肾中间命门处 。 上丹田主练神,中丹田主练气,下丹田主练精,后丹田主练精气转化,是内气出入之门户,前丹田主练神气转化,是心神、肾志交通之门户 。 练功练拳时,这些丹田都会在发生作用 。 待功行圆满时,凝神于下丹田则沉重如山,注神于中丹田则得中和之道,凌神于上丹田则至虚至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