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俱是缠丝圈 胸腹折叠运开合


胸为乾、腹为坤 , 胸腹开合折叠运化及阴阳开合乃乾坤循环之道 。 体前胸腹为阴面 , 任负一身之阴脉;体后脊背为阳面 , 总督一身之阳脉 。 任督两脉为大体阴阳、升降循环之道;上下四肢为旁路阴阳、交通往来之路 , 胸腹开而脊背合 , 胸腹合而脊背开 , 前开后合 , 前合后开 , 则任督两脉得以沟通而升降循环 。 胸腹一开 , 上下四肢皆开;胸腹一合 , 左右两旁皆合 。 身以腰为界 , 胸腹开时 , 腰以上 , 气上行 , 通达两臂肩、肘、手;腰以下 , 气下行 , 贯达两腿胯、膝、脚 。 胸腹合时 , 四梢之气复归丹田而一气相合 。 由此可见 , 一身开合首在胸腹 , 胸腹开合为一身总开合 。 拳经云: “胸中一团太和元气 , 充周四体 , 至柔至刚 , 实备乾健坤顺之德 。 ”
五脏藏于胸腹 , 经脉源于五脏 。 五脏内藏精、神、气、血、魂魄 , 其中精、血、气是五脏中存在的最宝贵的物质 , 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 , 精、血、气旺盛并能保持常存不泄 , 则人的身体健康、强壮 , 打拳自胜人一筹 。 而肝魂、心神、脾意、肺魄、肾志为五脏之神 , 五脏各有所主 , 心主脉 , 肝主筋 , 脾主肉 , 肺主皮毛 , 肾主骨 , 五脏若得养 , 则筋皮肉骨均得以养 。 五脏若壮 , 则筋皮肉骨亦强;五脏康壮 , 则其精华养气、养血、养精 。 气足、血足、精足则养元精、元气、元神 , 培补先天之不足 。 胸腹开合折叠以按摩五脏 , 运化五脏 , 康壮五脏 , 并通过所系之经脉 , 使气血流行 , 营卫周身 。 练到一定阶段 , 若身上有跳动之象 , 是心经气足之故;若感到筋有窜动或抽动 , 是肝经气血精华在行动;若身上有肌肉跳动等感觉 , 是脾经气血精华在作用;若皮肤有虫爬发痒感觉或气流升降跳动 , 是肺经气血精华在行动;若运动中骨节作响成精足阳举 , 是肾经气血精华充足的作用 。 由此可见 , 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使的功效更具完善 , 更为显著 。
一身虚实在胸腹 。 胸一松 , 全体舒畅 , 横膈膜下降 , 带动两肩自然放松下沉则上虚;胸空自然腹实 , 气沉丹田则下实 。 上虚下实 , 则浊气下降 , 清气自然上升 , 阴阳得以分清 。 胸腹开合折叠运化 , 使上体更虚 , 下体更实 , 推手较技时则不惧他人推倒;胸腹宽宏广大 , 则来物皆可顺应 。
一身缠丝由胸腹而运 。 胸腹开合折叠与腰脊左右旋转的配合 , 使腹中内气、胸中内劲如太和元气转圈 , 由内而外、由里及表地渐渐向上下左右四旁盘旋绕转 , 势如漩涡流转 , 形似乌龙绞柱、蟒蛇绕树 , 上则转膀旋腕 , 下则转膝旋踝 , 浑身内外俱缠也 。 若胸腹不思开合折叠 , 丹田不能吸引推拉 , 腰脊不做左右旋绕 , 则内气难以鼓荡发动 , 中气难以达于脐下 , 真气难以出入循环 , 气不能缠绕于肌肤之间、贯通于骨髓之中 , 则无缠丝劲可言 。 胸腹能有开合折叠 , 引化进击方能浑于无迹 。
【浑身俱是缠丝圈 胸腹折叠运开合】

, 缠丝法也 。 螺旋缠丝运动是陈式独特的运动方法 , 由此而培养的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内劲 。 缠丝劲的内涵是心神意气缠绕抽丝 , 其外部表现是形体的螺旋运动 。 缠丝劲的特点是:其柔时 , 粘住何处何处缠 , 令人难进亦难去 , 如蝇虫落胶 , 有翅难飞;其刚时 , 挨着何处何处击 , 缠绕诸靠我皆依 , 如红炉出铁 , 人不敢摸 。 浑身上下处处是手 , 处处咬人 。 由此也可以看出 , 陈式太极拳的刚柔内劲 , 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合乎天体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 。 古人谓之“缠丝法 , 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 , 循环无端 , 神妙可物” 。 太极者天地之大道也 。 物体运动离不开螺旋缠丝的循环运动 , 只不过有隐有显、有强有弱而已 。 大者如宇宙间各星球的运行 , 小者如枪炮子弹的运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