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因为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 。 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种地 。 这位堂兄不仅身体壮实,拳也练得很好,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最好之一 。 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功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耻,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 。 可是又想,我们兄弟同吃、同睡、同干活,也一同练功,我勤练能长进,但他也长进,怎样才能赶上他呢?
为着这件事,陈发科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 。 有一天早上,他们俩一起下田干活,走到半路,堂兄忽然想起忘带了一件农具 。 他对陈发科说:「你去拿吧,你快跑回去,我慢慢走着等你 。 」于是,陈发科跑回去取了农具来,赶上堂兄 。 午饭时,陈发科想着堂兄刚才的话「你快跑,我慢慢走等你」结果跑个来回还赶得上,联系到练拳,我如果加倍练,不就能渐渐赶上堂兄了吗?
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 。 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开门到外面练,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并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放松练 。 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现 。 陈发科平时自己苦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 。 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一推手就来真的 。
堂兄说:练武要认真练,不能跟自己人练就随便,以后习惯了,遇上敌人就会吃亏 。 他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流 。 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肚上的痞块消了,个头长高了,身体发育也正常了,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 。 有一天,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请他教推手 。 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 。 现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滋味了 。 」说完他们就推起来 。 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摔出去 。 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 。 他心里不服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 。 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 。 』
陈发科说,其实这三年父亲都没回家,没有教他秘诀,这是三年苦练的结果 。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苦练的重要,经过苦练,身体变强壮,技艺也大有长进,但是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 。 这三年虽然父亲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练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没有好好练 。 而这三年他和其它叔伯练,他们也会教他太极拳的真正技艺的 。 说没有秘诀,只是说陈发科并没有掌握这堂兄所不知的秘诀,大家都是练习陈氏家传的拳,由于陈发科发愤苦练,一方面是练得多,一方面也是更用心体会,所以进步快 。 相反堂兄练到一定功夫后,以为自己功夫已不错,练得没有陈发科多,也没有很用心去钻研,才会被陈发科超过 。 对于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才能成功 。 我的陈式太极拳老师洪均生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才下苦功练 。
推荐阅读
- 开肩开胯 浅谈太极推手-陈炎林
- 茵陈能长期性当茶喝吗 对乙肝病毒有益处吗
- 陈式太极拳的刚与柔-陈正雷 太极拳的“ 神”、“意”、“气”内功理法
- 陈龙骧老师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 金庸论太极
- 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 陈雄:太极拳桩功
- 试举一式,来说明真实太极拳...单鞭 陈龙骧: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 正宗陈皮的制作方法 什么桔子皮可做陈皮
- 陈雄著 十三种松胯状态 如何学练传统扬式太极拳
- 陈照奎论学拳的三个关键问题 吴式方架太极拳的锻炼步骤-孙南馨
- 陈式太极拳拳法三字经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