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张迎忠( 七 )


②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将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说法是符合人类历来日常一般语言表述习惯的 。 因为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都必需有模糊概念的应用 , 许多生产、生活内容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应用必须凭借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才能了解到的十分精确 , 而是必须用适合实际所需要的与感觉相符合的模糊概念来作为判断的 。 数学中的四舍五入近似计算其实就是模糊概念的体现 。 模糊概念反映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观念 , 这一观念认为一个事物的变化如果数量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值 , 就认为这一事物的质没有改变 , 也就是认为这一事物没有变化 。 汉语中含义确实的数量词还有用以表示模糊范围的 , 比如“三”、“百”、“千”等都可以用作为表示不同层次之多的概数 。 如“三思”不是说只思考三次 , 而是说思考多次 , 就是说思考了五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十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二十次也称为“三思” 。 对于“有”与“无”等 , 人类自古以来也是经常应用着模糊概念判断的 。 比如《三国志·魏武帝纪》裴松之引注《魏略》中的“非臣无功所宜膺据” , 文中“无”的含义不是“没有” , 而是“微小”;唐代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文中“无力”的含义也不是说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 , 而是指力气小;现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 如“出工不出力”并不是说连站立和动手的力也不出 , 而是说所出的力不符合工作要求;又如“我累得浑身无力”也并不是说连站立的力也没有 , 而是说感到身上的力气不足;还有如“人家在用力推车 , 你怎么不用力” , 也并不是说一点力也不用 , 而是说没有尽量用力等等 。 这些都是一般人都很容易听懂的话 , 而且也只能是这样的表述 。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也正是这样的表述 。
③杨澄甫先生将某些用力忽略的“不用力”说法也是符合科学计算用语的 。 因为人体维持某一静态姿势 , 经过锻炼 , 局部肌肉是可以用很小之力 , 甚至小到最大限度的 。 以手臂维持悬置为例 , 所用的力就完全可以小于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 。 从运动解剖学中可知 , 这样持续的、静态的、小量的用力是属于某些手臂肌肉的等长收缩所完成的 , 而这些等长收缩工作的肌肉则几乎完全是属于红肌 。 此时肌肉中用于进行强度大、速度快、负重大活动的白肌可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太极拳功夫逐步提高后 , 当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而红肌所用的力十分小时 , 一方面 , 本人主观上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 , 就象一个人站立着并没有感到自己在用力维持站立一样;而且客观上肩臂的肌肉也显示为如同没有用力的放松柔软 , 这是因为白肌处于完全的松弛休息状态 , 红肌也有部分休息或相对的松弛;对于这样的肩臂认为没有用力是既符合人的实际感觉又在模糊概念上符合客观实际而更适宜作太极拳语言交流的;另一方面 , 手臂红肌所用的力小到比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还小 , 按照数学近似计算的“四舍五入”规则 , 将这样小的力忽略不计也是完全符合科学计算判断的;比如许多电子设备的设计都是需要有一定精度的 , 但也是需要将很多无足轻重的因素忽略不计的 。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以将人体维持静态姿势的局部不明显的用力忽略掉作为前提不仅是太极拳交流的需要 , 而且太极拳高手手臂局部所用的力比手臂最大力量四分之一的力要小多了 , 将这样的用力忽略掉是符合科学计算的 。 由此可见 ,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 , 无论从主观感觉上、客观实际上、语言表述规则上、科学与数学计算上说都是完全正确的 , 因此认为“太极拳不用力这句话有语病” , 显然是错误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