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响齐鸣”是太极拳功夫吗-魏坤梁 《打手歌》在太极拳推手锻炼中的一个典型例证-魏坤梁( 八 )


近代结束之前的太极拳著作记载了很多有关太极拳的各种奇闻异事 , 可就是没有“骨响齐鸣”功 。 可见近代从杨露禅开始的三代杨家各位太极拳宗师是一位也没有“骨响齐鸣”功的 。 不少太极拳家如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先生等都称太极拳技艺为“柔可百折若无骨” 。 应该明白这只是对太极拳沾粘连随能够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的一种比喻 , 并不是说身躯可以象柳枝条那样柔软地弯来弯去 , 而是象郑曼青先生所说的身躯始终如“正襟危坐”那样“立身中正”的 , 是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所说的要“驾御敌人之按手 , 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 , 故曰掤 。 ”对于敌人不顶不抗的“掤劲”是太极拳艺高者的一个重要表现 , 其重要特征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手臂“柔软沉重”与身躯“不易引动” , 因而太极拳是“柔而不弱”的 。 如果将太极拳的“柔软”称为“柔弱”无疑是反映对太极拳的一窍不通 。
许多武术都以被击中则“筋断骨折”著称 , 而近代太极拳一个特征性的武术效果则是“发人于寻丈外” ,  但是从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可以明白这主要是太极拳家在得机得势而对方背势的某一情况下将两脚能走的活人发出八至十尺之外 ,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被推发者为了保持自己站立平衡的本能主动后退反应因而大大削弱甚至消除了反作用力 , 又由于这种本能主动的后退反应 , 增加了发劲力量的加速度 , 当急剧后退总的加速度超过了其脚移动的后退速度 , 就会出现退出了寻丈外仍然仰面朝天跌倒在地的结果 , 从而形成了被“发出寻丈之外”的现象 。 可见太极拳的“发人于寻丈外”除了力量还必须凭借沾粘连随造成人背我顺 。 太极拳的“发出寻丈外”并不是说象大炮发射炮弹那样完全是发劲者力量的作用造成被发者双脚全部离地悬空抛出丈外 。 所以 , 一个180斤的壮汉被练太极拳者发出丈外并不等于练太极拳发劲者有等于或大于180斤的力量作用给了这个壮汉 。 而如果被发者反应不过来 , 来不及动脚后退 , 无非就是原地翻倒而已;如果被发者有董英杰先生所说的“被打欲跌须雀跃”的技艺并能够恰到好处用上了 , 借被推发的作用力无非是跳开一大步而已;而如果发人者太极拳技艺不高、没有得机得势 , 将180斤的力量作用到180斤的人身上将其作用动 , 反作用力也会有180斤 , 这个发人者即使有180斤的体重也是可能会被反弹的 , 因为任何力的作用都是有相反作用的 。 可见在没有太极拳沾粘连随的作用下 , 要将180斤的人推动必须要有比180斤大得很多的力量 。 那么 , “抻筋拔骨”的“骨响齐鸣”能不能够练出比180斤大得很多的“爆炸”性力量来呢?
人的力量以手臂而言分为两种 , 一种是一般的也是人所习以为常的 , 是肩臂由于局部肌肉发生缩短和拉长收缩造成运动以及等长收缩形成持续所引起的力 , 发生运动的力其大小可以用运动肢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的乘积来表示 。 这些都是属于骨杠杆性质的力量 , 有的拳种将这种力称为“内劲” , 太极拳则称其为“力”;另一种是手臂发出的力由脚开始向上传递而来的 , 现代运动力学称之为人体中的“动量传递” , 太极拳家则称这种力为“劲”或“内劲” 。 太极拳这种“劲”发生作用 , 虽然手臂肌肉保持松软、没有明显的紧张收缩发生 , 但身体的其它部位还是有肌肉骤然收缩发生的 。 运动解剖学反映肌肉收缩发生之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初长度、肌肉的横断截面积也就是肌纤维的粗壮与肌肉收缩变化的速度有关 。 肌肉的初长度越长、肌肉的横断截面积越大 , 肌肉收缩变化的速度越快 , 肌肉发生的力量就越大 。 太极拳锻炼尤其重视不用力的放松 , 实质上也反映了肌肉初长度的变长 , 因而也可以称为“抻筋拔骨” , 但这是与一般武术所谓的依靠自身与外部的力量将肌肉强行拉长紧绷的“抻筋拔骨”是有本质不同的肌纤维放松的“抻筋拔骨” 。 而其实肌肉变长不一定力量也能够变大 。 大致地说:锻炼是肌纤维拉伸要求最高的 , 但是绝大多数锻炼者肌肉力量都不是很大的 。 肌肉不用力的放松确是太极拳培养“内劲”的重要手段 , 只不过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必须还要有“用意”才能得到“内劲” 。 这“用意”就是神经锻炼 。 太极拳也很重视力量做功锻炼 , 比如涮枪、抖大杆这些都是有助于肌纤维的粗壮 。 太极拳尤其注重精神的安静 , 太极拳的“用意”则就是对神经反应速度的训练 。 太极拳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当然与放松有关 , 肌肉的横断截面积当然与肌纤维的粗壮有关 , 而肌纤维的粗壮与其平时长期的做功消耗有关 , 在一定的条件下 , 做功消耗越大 , 由于肌纤维的新陈代谢越旺盛 , 肌纤维的横截面积也越大;肌肉收缩变化的速度当然与神经的传导速度有关 。 神经的传导速度一般人大约最快为每秒50米 , 而央视台10套《走近科学》栏目曾报导某人能够达到每秒70米 , 因此能够将铁面盆硬是象撕纸头一样的撕了开来 。 “骨响”之所以能够发生 , 肌肉被绷紧拉抻 , 必然不能松弛 , 其初长度必然是长不了的;而这种肌肉拉抻的功耗是很有限的 , 对于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增大也没有太特别的促进作用;而要肌肉被拉抻 , 速度也不能很快 , 对神经的传导速度的锻炼似乎也不大 。 也就是说“骨响”锻炼对肌肉发生力量的几个要素都没有帮助 , 显然对于肌肉力量的增加也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 从网上的答案看来 , “骨响”的原因不论是关节囊的回弹还是肌腱的弹动 , 都与肌纤维的初长度变化、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没有很大的关系 , 与神经传导速度也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 因为这样低频率的声响应该是反映变化速度并不快 。 这就反映“骨响”与人体肌力发生的大小应该是没有什么大关系的 。 既然如此 , “骨响”与发人于丈外也是应该没有什么大关系的 , 与能够打出穿透力、爆炸力也是应该没有什么大关系的 。 太极拳家有“柔可百折若无骨”之说的 , 这句话是用来比喻太极拳特有的使人“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功夫 , 或者说是“随人而动”的功夫 。 然而 , “骨响”则主要是一种自主的与别人无关的生理现象 , 与“随人而动”显然联系不上 , 既然如此 , “骨响”与太极拳也是应该没有什么联系的 , 与太极拳的“柔可百折若无骨”当然也是应该没有联系的 。 这就是说这种“骨响”的单单肌纤维被拉长是不可能具有太极拳这种“发人于寻丈外”功夫的 。 另外人的肌纤维初长度变长了也不一定能够具有有穿透的力量 。 力量是否有穿透还与被作用的物体是否被作用而移动有关 , 只有这个物体被作用时不能及时移动 , 力量才会发生穿透的效果 。 由此看来 , 这种“骨响”对于锻炼出穿透力似乎是没有关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