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南屏晚钟的南屏在哪里,南屏晚钟歌曲创作简介


南屏晚钟是怎样得名 南屏晚钟与康熙南巡有关
南屏山北麓的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 , 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 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 , 原名“慧日永明禅院” 。 地处怪石参嵯 , 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 。
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 , 与灵隐寺 , 昭庆寺 , 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 净慈寺初建时就设钟楼一座 。 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 , 嫌旧钟太小 , 重铸一口重达10吨的巨钟 , 因钟声洪亮 , 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 , 所以晚钟敲响 , 钟声更是穿穴回荡 , 传播山谷 , 远飘大半个杭城 。
清康熙南巡时 , 以天将破晓 , “夜气方清 , 万籁俱寂 , 钟声乍起 , 响入云霄 , 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 , 改称“南屏晚钟” 。
扩展资料:
1986年在杭州绝响百年的“南屏晚钟”获新生 。 1986年11月21日上午10时许 , 108下雄浑壮阔、沉郁磅礴的钟声 , 回荡在杭州群山、碧湖上空 , 宣告了绝响百年的“南屏晚钟”的新生 。
每到除夕之夜 , 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宾、侨胞、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 , 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 。 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 , 正好是新春伊始之时 。 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团结的活动 , 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 。
【历史地理知识|南屏晚钟的南屏在哪里,南屏晚钟歌曲创作简介】“南屏晚钟”是净慈寺的美称 , 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 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 , 塔影钟声组成了西湖十景中最迷人的晚景 。

费玉清《南屏晚钟》 , 南屏指哪里 南屏晚钟 , 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 。 北宋末赫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 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 , 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 南屏山 , 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 , 山高不过百米 , 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 山上怪石耸秀 , 绿树惬眼 。 晴好日  ,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秀色可餐 , 遇雨雾天 , 云烟遮遮掩掩 , 山峦好象翩然起舞 , 飘渺空灵 , 若即若离 。 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 , 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 , 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 , 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 。 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 , 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 , 晨钟幕鼓 , 焚贝佛号 , 香烟烛光 , 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 , 悠然成型 。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 , 山体多孔穴 , 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 , 每当佛寺晚钟敲响 , 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 , 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 , 加速了声波的振动 , 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 , 增强了共鸣 。 同时 , 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 , 直达西湖彼岸 , 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 , 回音迭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