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胡萝卜种子占国内市场90%以上 推广“中国芯”还有多远( 二 )


刘建家从2008年开始种植胡萝卜 , 到如今14年的时间 , 将100亩地 , 扩充成了六千多亩 , 去年 , 他还在河南开辟了一块一千亩的田 , 利用南北的气温差 , 保证全年都有胡萝卜收成 。“很难的 , 只有国外的品种能种、能卖 , 大部分胡萝卜都是国外品种 , 每年都要因为价格发愁 , 很无奈 。”
当前 , 在国内推广种子的公司有日本住化和藤井 , 推广的胡萝卜种子有皇家红系列、孟德尔系列、红宝系列 , 优点是整齐、产量高、商品性好、耐储运、种子质量好 。庄飞云介绍:“现在国内主要从日本、韩国和法国等国家进口胡萝卜种子 , 但品种比较单一 , 作为菜用 , 菜农每亩种子投入基本在800-1200元之间 , 占种植成本的1/3 , 挤占了农民的利润空间 。”
受制于人的窘境
2012年 , 刘建家一直在种的坂田七寸316品种种子价格飙升到了一罐一万三 , 相较那时候的物价 , 直接向上翻了两番 , 刘建家苦恼了很久 , 还是没有买下 。刘建家说:“这种情况是一直存在的 , 经销商漫天要价 , 我们无计可施 , 他们要卖你多少 , 你就只能买多少 , 有时候好几百亩地都空着 , 没种子种 。”
面对这样的局面 , 许多种植农户也曾尝试种植国产胡萝卜品种 , 从而降低种植风险 。但国外从事胡萝卜育种的企业历史悠久 , 其所育品种具有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突出优势 , 长期垄断国内胡萝卜种子市场 。
进口胡萝卜种子占国内市场90%以上 推广“中国芯”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课题组进行中誉1877品种的田间采收工作 。受访者供图
相比而言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 我国才开始胡萝卜资源鉴定及育种研究 , 先后有6家科研院校成立了胡萝卜育种课题组 。但由于育种周期长 , 前期缺乏对国内优异胡萝卜种质资源的挖掘和鉴定 , 缺少科研经费支撑 , 加上胡萝卜种子繁育技术、加工流程的确立等方面都不完善 , 国产胡萝卜品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能突围 。
就在上个月 , 与庄飞云同课题组的研究员刘星 , 在一场科学演讲中提到 , 蔬菜是我国种子进口额最高的农作物 , 其中胡萝卜是种源“卡脖子”的突出作物 , 长期受制于人 。他说:“农安天下 , 种为基石 , 种子的重要性和电子产品的芯片一样重要 , 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胡萝卜育种体系 , 为胡萝卜锻造‘中国芯’ , 实现种业自主 。”
锻造中国芯
作为根茎类蔬菜 , 胡萝卜的育种周期要更长 , 育种难度也就更大 。“我们的经费支持和科研力量都比较薄弱 , 研究步履维艰 。”刘星介绍 , 而国内的胡萝卜育种工作目前正处于关键的突破期 。
1999年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萝卜遗传育种课题组成立 , 2011年选育了首个优良橘色胡萝卜杂交种“H1182” , 之后又相继育成了“中誉1504”、“中誉1749”、“中誉1877”等品种 。刘星说:“我们课题组从零开始做胡萝卜育种 , 慢慢开始做实验、做选育工作 , 相比其他蔬菜 , 胡萝卜的操作工作会更难一些 , 所以我们一路走来都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 前辈专家一直用时间和意志力去克服 。”
进口胡萝卜种子占国内市场90%以上 推广“中国芯”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课题组选育的彩色胡萝卜品种收获 。受访者供图
目前 , 以中誉1749、中誉1877等为代表的国产杂交品种 , 在产量和整齐性等性状上 , 已经能够与霸占国内种植户田地多年的国外品种相抗衡 。“有的国产品种已经比国外的某些品种更突出了 , 比如早熟性和口感品质这块就做得很好 。”刘星说 , 种植国产杂交品种能够在降低种植成本的情况下 , 还产出更好、更具有市场价值的胡萝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