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息的过程也就是調动人体內各种气的积极性的过程, 运用可以随时得到調节, 补充的后天之气去滋养, 扶植先天之气, 使气血調和, 阴阳既济, 则人体器官自然健旺 。
太极拳的調息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 要打好太极拳, 必需先进行太极拳調息的修练, 調好了太极拳的呼吸便可为太极拳的体用提供浩然之正气 。
十年练功, 十年养气 。 气血者人之两仪, 吸天阳以养气, 吸地阴以养血 。 气为主而血为配, 气行血行, 气滞血淤, 气化则物生, 气盛则物壮, 气正则物和, 故气应調息好当养也 。 馮志強说过, 拳法功法合一, 太极气功合一, 始终不离真气的运行, 先求无极乃培育真气, 内外双修是善养真气, 內缠外绕为引导真气, 胸腹折叠求运化真气, 技击用法要仰仗真气, 延年益寿则全靠真气 。 这是太极拳的一根总线 。
【太极拳运动为什么全在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怎样调息】
在拳论中, 是以阴阳平衡, 虚实变化为规律的自然运动, 并特别强调了是纯任自然的自然运动 。 先辈在对自然运动的成功实践中, 总结到了太极拳运动的正确理念法则——“全是用意不用力”, 明确了太极拳追求的是不用力的运动效果作用 。 由于不用力运动的理念法则, 与现实运动中必须用力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相违背, 因而受到了普遍否定, 导致了对太极拳习练“用意不用力”的许多曲解,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太极拳运动当成了多用思想, 少用力的运动 。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 练拳时应当多用意识去影响动作, 不要依靠用力去求得效果, 完全不用力是不可能的, 少用力是可能的 。 这样, 就把“全是用意不用力”的理念法则, 理解成多用思想少用力的简单运动方法了 。 多用点思想, 少用点力, 本就属于既简单, 又模糊, 没有确切定位的弹性感觉概念, 也就是说, 谁都可以按照太极拳架套路的图像动作, 随便用点力, 依样葫芦模仿动作之用心就是太极拳运动“用意不用力了”, 实际上很多人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方法在练太极拳 。
(二)认为太极拳运动不是不用力, 只是不用拙力 。 弄清这个问题之前, 先得弄清什么是拙力, 以及怎样运动才能不用拙力 。 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对用意不用力的解释, “练太极拳要全身松开, 不使有分毫之拙劲, 留滞于筋骨血液之间以自缚束, 然后轻灵变化, 圆转自如 。 ”这说明, 拙劲早就居筋骨血脉之间, 还严重地缚束着人体, 只有全身松开之后, 才可能排除人体中的拙力缚束 。 这里说的松, 显然是用力就没有放松为必然前提, 所以练太极拳必须以用意不用力的理念为前提, 遵循人体的自然生理平衡运动规律, 坚持以用意不用力的自然平衡运动规律并长期运动锻炼, 把人体的自然平衡重心练至下沉足跟之后, 才能排除人体中的拙力缚束, 才有可能不用拙力 。
(三)把用意不用力当成了三调(调息、调心、调身), 认为只要站着、坐着、睡着不动, 用思想意念调息、调心、调身, 岂不就是用意不用力了 。 太极拳是内功, 是气功没有错, 但绝不是三调气功, 是练全身松开, 不使有分毫之拙劲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 以自缚束, 是高度自然放松, 经络内气自然畅通, 气血流畅, 微循循环的自然内气功, 是通过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运动理念法则练出来的, 不是用意调调, 就可以想得出来的 。
除了上述三种普遍流行, 深入人心的曲解误导外, 还有着其他各色各样, 自以为是的, 自觉良好的各种说法流传 。 特别离谱的, 那就是把用意不用力当成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神秘传, 只要做几个真传动作以调身, 然后终日冥冥以求静, 有朝一日就会功到自然成, 只要用意不用力;一动意念, 就会发出强大内力凌空打人, 千里之外, 发放外气, 无所不能, 把太极拳当成武侠小说, 影视故事, 神奇幻想来吹嘘者, 也并不鲜见 。
推荐阅读
-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传统杨式太极拳练功次序
- 浅谈陈氏太极拳的“泛臀” 太极拳的四种功-吴图南
- 太极拳的步法-猫步 陈式太极拳的内功基础
- 太极浅识 怎样进一步提升太极拳推手和防身的素质
- 【区别】海水稻与水稻的区别 海水稻为什么不好吃
- 有些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知道我为什么要转身
- 运动完多久吃饭,健身之后多久吃饭是最佳时间
- 跑步膝盖疼多久能恢复,运动后膝盖疼多久恢复
- 运动前多久喝黑咖啡,运动前喝黑咖啡还是左旋肉碱
- 每天运动多久最好,女性一天运动多久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