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肩开胯 浅谈太极推手-陈炎林( 三 )


初学者先要在推手中推敲及学习上述诸劲 , 再追求发劲的方法 。 到此阶段 , 需有明师带引口授 , 方易领会 。 否则又易走回用力的老路 。 上文所述 , 只是往懂劲方向走的最初目标 。 须知练太极拳进至内动时 , 很多地方只可意会 , 不可言传 , 只因文字与语言都有其限制 , 不能彻底的述清楚 。 如鱼饮水 , 冷暖自知 。 目标达到 , 不可留恋 , 速要更新目标 , 才可愈练愈精 , 更上一层楼 。

老拳师经常说 , 开肩开胯 , 肩胯相合 。
实践中 , 经常见到练习时间较长的爱好者仍然没有开肩开胯 , 更不可能知道如何才肩胯相合 。
是心脑意识拳 , 因而凡习拳起步就是从意道进行研习的 , 不然 , 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而已 。
太极拳用意 , 宜清宜淡 , 以至于无 。 拳之真意既不是有意 , 也不是全然无意 , 而是介于有意无意之中 , 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动化的、不期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 这当中是一种极高的哲理 , 是辩证法 。
开肩开胯 , 是说要松肩关节 , 松胯关节 , 使关节周围筋腱、肌肉、软组织、神经系统等放松 , 让关节运动幅度加大 , 气血畅通 , 气机自然 , 内劲贯通无滞 。 如何松?不是每个人都会明白的 。
我们经常说 , 上阴下阳、内阴外阳、前阳后阴 。 比如 , 手臂平展 , 手心向下 , 则整个手臂上面为阳面下面为阴面 , 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 再如 , 两脚虚虚一站 , 前面为阳面而后面为阴面 , 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 这一阴一阳是自然存在的 , 然而 , 要使之阴阳相通 , 即阴阳相吸相合为一 , 意念无偏 。 也就是说 , 两手同一、两脚同一、手脚同一 , 单从一只手与一只脚而言 , 上面与下面同一 , 外侧与内侧同一 。 同一就能相通 , 同一就是一体、一个 , 意念均匀弥漫在它们的皮表 , 故内在空通为一 。 因此 , 如果肩上面(阳)肌肉紧了 , 意念转至腋下(阴) , 则会松;如果胯外侧(阳)紧了 , 意念转至会阴周围 , 则会松 。 所谓阴阳相合为一 , 自有道行 。 当然 , 此意要清要淡 , 不能刻意、着意 , 下重意 , 即似有似无状态 。 肩松后 , 仿若吊挂在锁骨外缘下的;胯松了 , 仿若胯是吊挂在髌骨下的 。 把肩部放在拦杆上 , 肩不着力着意 , 也会松;胯部坐在小凳子上 , 胯不着力着意 , 也会松 。 这就是体会 。
从全身来看 , 意在涌泉外皮 , 脚盘会松;意在命门外皮 , 腿脚全松;意在百会外皮 , 全身会松 。 眼神外视远去 , 去而不迷 , 意念放空 , 则内外相融 , 身如尘埃般自然松荡 , 全身空空 。 为了防止出现偏差 , 意念不必离身 , 就附着在财身皮表与外界相融 。
只有肩松胯松 , 肩胯才会自然相合为一 , 否则 , 永远分离各自为阵甚至互相冲突 , 比如掀胯耸肩 。 此相合为一 , 不扭不斜 , 胯平肩平 , 使内劲以最大效率得以施展 。 如是 , 太极可观 。
【开肩开胯 浅谈太极推手-陈炎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