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坐,练小周天的详细步骤( 六 )


普通人打坐起来, 开眼也好、闭眼也好, 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 眼珠子, 不对 。 下沉一片无明中, 而且心思更乱 。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 就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著向下拉, 影响了大脑, 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 。 所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 眼睛眼珠子平视, 闭著眼皮没有关系, 眼珠子也是平视 。 平平的不向上的, 也不低下来, 然后眼皮闭上, 眼珠子摆正, 不低下来, 不向下, 不向上, 平正的, 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 然后不看了 。
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 要轻松不要严重, 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 一般人都要看花, 看风景, 把那个神, 眼神看到好的花, 都盯到花的上面去, 错了 。 像杭州风景那么美, 你出去看风景啊, 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 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 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 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 放到花上, 它没有用处, 你也没有好处 。 打坐时, 闭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 。
7、舌舔上腭
舌头前半部轻微舔抵上腭, 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在修道被称为“搭桥” 。 搭什么桥?人身有365个大穴, 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 。 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 易数以9为最大, 以9归真, 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 。 一天十二时辰, 一时辰六刻钟, 每刻钟二十分钟, 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 。 人坐禅时, 六根清静, 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 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 。 当真气化生时, 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 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 把这口津液渡咽下去, 胜过服一支人参, 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 推动百脉千经 。
这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 从头顶起, 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 从头顶下来, 也就是俗称的“甘露灌顶”, 吕纯阳诗中有“白云朝顶上, 甘露洒须弥”表达这个境界 。 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 。 即舌顶上腭不动, 伸直舌头, 将津液吮至舌根, 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 。 这样引吞, 可直接入任脉, 化为阴精, 是造精之捷径, 健身之妙法 。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 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 如果玉液没有, 说明散乱或者昏沉, 没有多大效果 。 比如人的思想散乱一天, 一天口都是干的 。 人睡觉睡一天, 口也是干的 。 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 真气元气才能化生 。 初坐禅时, 未入真定前, 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 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玉液 。
打坐方法

心地法门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 即嘴唇微动持咒, 不出声 。 因为出声念咒伤气, 默念伤血 。 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 不能把身体弄坏, 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 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候, 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 就要出声念咒, 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 。 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持咒 。
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钟10至12次 。 念的时候, 要心念耳闻, 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 不是有口无心地去念, 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咒音, 听得清清楚楚, 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 。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 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 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开智慧成道 。 因此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 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 叫它不要动, 才能安然入定 。 这六根当中, 以意、耳二根为难摄 。 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嘴持咒就能摄住舌根(舌头);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 。 但是人的耳朵最灵敏, 很远很远的声音都能听见, 隔着一座大山的声音也听得见, 外面噪音会吵得你心烦 。 至于意根, 更难摄住, 不要它动, 意念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 。 为什么呢?这是多生历劫的习气, 它动惯了, 不动不行 。 这在佛经中叫做“作意” 。 也是法相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 意、触、受、想、思的第一个心所, 它存在于八识当中, 时时刻刻在蠢动, 象流水一样不停地流, 所以叫“流注生灭”, 微细得很, 只是我们平时看不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