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十二指肠溃疡怎么办,十二指肠溃疡用药( 九 )


⑧抗胃泌素药:丙谷胺(proglumide)是异谷氨酸的衍化物 , 有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 。 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有认为其分子结构与胃泌素的末端相似而能竞争性地占据壁细胞膜上的胃泌素受体而抑制酸分泌 , 亦有认为它影响壁细胞的代谢而削弱其泌酸功能 。 常用剂量为400mg , 一天3次 。 副反应有轻度失眠、乏力、口干、头晕等 。
⑨抗毒蕈碱药:应用抗毒蕈碱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系基于以下的理论:
A.减少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 传统的抗毒蕈碱药可使空腹和进餐刺激的酸分泌分别减少50%和30% 。
B.降低胃肠的运动性和胃的排空速率 , 从而减少疼痛并增加食物和抗酸药的中和效能 。 抗毒草碱药降低胃运动性和胃排空速率可导致胃窦部潴留和胃泌素释放增加 , 从而涉及胃溃疡病的发病机理 , 因此一般认为不宜用于治疗胃溃疡病 。
已经明确证明长期应用抗毒蕈碱药并不能改变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 而且长期用药可以使症状发生变化 , 甚至被掩盖 , 从而延误对复发的识别 。 因此 , 绝对不宜单独应用抗毒草碱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 。 抗毒蕈碱药应仅用为抗酸治疗的辅助治疗药物 。
抗毒蕈碱药除阻断壁细胞上的毒蕈碱受体抑制胃腺分泌外 , 还阻断其他蕈碱受体而产生一些副作用 , 如减少唾腺、胰腺、支气管和汗分泌 , 增加心率 , 致成瞳孔散大 , 降低膀胱张力和收缩力 。
在应用抗毒蕈碱药治疗溃疡病时 , 给予的剂量应足以产生明显的药效 , 如口干 。 由于进餐后胃分泌显著增加 , 抗毒蕈碱药通常在每次餐前30min服用 。
抗毒草碱药治疗的禁忌证包括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胃出口梗阻和反流性食管炎 。
由于传统的抗毒蕈碱药对十二指肠溃疡病治疗效果不佳 , 近年来提倡用一些新的抗毒蕈碱药 mdash; mdash;哌仑西平(pirenzepine)和替仑西平(telenzepine) 。 它们都是特异性毒蕈碱M1拮抗药 。 但是 , 这些药物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强 , 因而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低于组胺H2受体拮抗药和质子泵抑制药 。 最近证明 , 胃内壁细胞上的毒蕈碱受体是M3受体 , 这或可解释它们在临床上效果不佳的原因 。
(3)根除Hp的药物: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铋盐和质子泵抑制药 。
现已普遍同意对所有具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病人进行根除Hp的治疗 。 Hp感染的根除在不服用非甾类抗炎药 , 未患胃泌素瘤和无再感染的病人几乎可以完全治愈消化性溃疡病而不再复发 。 根除Hp的方法详见 ldquo;Hp感染 rdquo;一节 , 此处不再赘述 。
2.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
(1)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
应劝阻病人停用致成消化性溃疡病 , 使溃疡病加重或诱发出血的药物 。 这些药物常用者有:
①水杨酸盐及其它一切非甾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 。
②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③利血平等 。
如果病人同时患有必须应用这类药物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 应尽量采用肠溶衣剂型和小剂量间断用药法 。 整个用药期间 , 应进行充分的抗酸治疗 。 抗酸治疗甚至应持续到停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后2~3周 。 最近研究表明 , 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类似物 mdash; mdash;米索前列醇不但对水杨酸盐等NSAIDs引起的胃溃疡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而且还有良好的预防效能 。 一个多中心的随机、双盲 , 以安慰剂做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 , 在关节炎接受NSAIDs治疗的病人同时应用安慰剂三个月 , 有21%的病人发生了胃溃疡病 , 而在同时应用米索前列醇一天800 g的病人 , 发生胃溃疡病者不到2% 。 米索前列醇不但可使NSAIDs引起的溃疡和糜烂愈合 , 而且不影响后者对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