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怎么煮中药,在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怎样熬中药 一般是先泡半小时 , 然后把药压一下加水至药上两横指 。 大火烧开后改小火 。 时间根据药方不同而异 , 治感冒的沸后15分钟就可以了(相应的水加得少些) 。 补药就久些 , 45分钟差不多 , 如果里面含矿物贝壳类就更久了 , 可以熬1—2小时 。 还有些特殊的例如包煎、先煎、另煎 , 医生或药房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 。 总体来说遵医嘱 。
另外 , 务必不能用金属容器煎药
怎么熬中药 汤剂是中药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 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临床疗效 , 历代医家都很重视 。 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 , 最宜深讲 , 药之效不效 , 全在于此 。 ”李时珍说“凡服汤药 , 虽品物专精 , 修治如法 , 而煎药者鲁莽造次 , 水火不良 , 火候失度 , 则药亦无功 。 ”因此 , 如何正确煎煮中药 , 是发挥中药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 。

中药煎煮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 , 因此 , 患者如自己煎煮中药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 。 煎煮中药的关键在于浸泡、火候、先下后下三个环节 。 中药煎煮也不是煎煮时间越久越好 。 因为有些成分会挥发 , 反而降低药效 。 有些成分会在长时间高温被破坏 。

煎煮中药的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 , 不锈钢器皿为宜 , 不宜使用用铁、铜 , 铝等器具 。

水的用量
煎药用水以60度以下的自来水为宜 , 禁用沸水 。

水的用量是将饮片适当压实后 , 以水面淹设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 , 质地疏松或有发成分容易挥发 , 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 , 水面淹没药物即可 。

煎煮时间和火候
煎药前浸泡一定不能忽略!一般药物浸泡15-30分钟 。

煎煮中药的火候应该先用武火 , 后用文火 , 即未沸前用大火 , 沸后用小

火保持微沸状态 。 计时是从要煮沸时开始算起 , 一般的中药煮沸后再用文火煎15-30分钟左右 。

解表(感冒)、清热、芳香类药物沸后不可以超过10-15分钟 , 不然有效成分会挥发完;如果是补益类的中药 , 煎煮时间则应该在30分钟左右 , 但不宜时间再过长 , 避免药汁被药渣回吸收 。

煎好的药物用纱布滤出药液后 , 将滤除的药材另加水煎煮一次 。 这次煎煮的时间可略短些 。 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遵医嘱分2-3次服用 。
怎样熬中药? ■火候 一般先用急火(武火)煮沸 , 再用慢火(文火)煎熬 。 也有单纯用急火或慢火煎的 , 要遵医嘱 。 ■时间与次数 一般头煎沸滚后半小时为宜 , 二煎的加水量与时间 , 按头煎的二分之一为适宜 。 据试验 , 两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药得到的有效成分要多 。 因为药物煎煮后 , 溶剂形成两部分 , 一部分在药物之内 , 另一部分在药物之外 , 形成两种不同的浓度 。 当药物内部有效成分的浓度大于外部时 , 可继续向外释放 , 到浓度相等时 , 就不再向外释放了 。 所以必须换水重煎 , 使有效成分继续向外释放 。 因此 , 中药汤剂一般煎两次为宜 。 ■具体方法 先用冷水将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煎 。 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 , 植物细胞慢慢膨胀、破裂 , 蛋白质及淀粉等也会逐渐溶解在水中 , 不会阻滞有效成分的释出 , 所以药效较高 。 如用开水煎药 , 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会产生凝固现象 , 使细胞不易破裂 , 即使破裂了 , 有效成分也留在凝固体内不易释出 , 药效就不能充分发挥 。 煎药时要避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 , 也不要反复揭盖 , 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 根据药物的功效、毒性的不同 , 要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 。 如解表、清热类药宜急火煎 , 时间要短 , 否则会降低药效 , 改变药性;厚味滋补药如肉苁蓉、熟地之类 , 宜慢火久煎 , 时间要长 , 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多地释出 。 某些毒性药物如乌头、附子之类 , 亦应慢火久煎 , 才能减低毒性 , 增加药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