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人工养殖瓶颈待破

“‘十二五’期间 ,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扶持常用大宗和濒危稀缺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 , 22个大宗药材品种和11个濒危稀缺药材品种被列入扶持名单 , 其中就有穿山甲 。 但两年过去了 , 仍然没有一个穿山甲人工驯养项目报上来 。 ”在日前于南宁召开的“穿山甲人工驯养繁殖及发展前景研讨会”上 , 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副处长张军的一席话 , 反映了穿山甲这一濒危药用物种人工养殖的困境 。

穿山甲人工养殖瓶颈待破

文章插图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介绍 , 国内目前并没有成规模的穿山甲养殖基地 , 仅广东、广西的一些研究机构进行过科研层面的养殖 , 但数量都很少 , 多的也就几十头的样子 , 很难支持成规模的商业化养殖 。 没有种苗是穿山甲养殖基地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 , 只有野生穿山甲经驯化后繁殖的子代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流通 , 这导致许多想进行穿山甲养殖的企业面临无种可养的局面 。
人工驯养还需政策支持
“我想养穿山甲 , 可是办不来驯养证 。 ”广西恒拓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军峰的一句话激起了在场企业的共鸣 。 据了解 , 《中 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 ,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 。 现在 , 恒拓与广西药物研究所合资 , 在南宁市中国-东盟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占地500亩的濒危物种养殖研究基地 , 基地拟投资1.5亿元进行穿山甲、灰斑蛤蚧等药用动物的养殖 。 “我们想先以科研的方式小规模研究 , 但若想实现商业化、规模化 , 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 。 ”苏军峰说 。
广东省电白县南药药业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的南药种植基地 , 在沉香、龙血竭等名贵、濒危药用植物的人工繁育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 该公司近年来曾尝试过穿山甲的人工养殖 , 甚至盖了笼舍 , 建立了养殖生产技术规程 , 但提到最新进展 , 该公司董事长汪科元直言不讳:“种苗全放了 。 因为没有驯养证 , 养殖就是违法的 。 ”
汪科元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我国林业部门没有发出过一张穿山甲的驯养证 , 企业没有证就不能引种繁殖 , 而种苗达不到一定数量 , 再加上没有先例可循 , 各地林业部门对穿山甲驯养证的审批也就慎之又慎 。 企业和管理部门都陷入了到底是“先有种再有证 , 还是先有证再有种”的 怪圈 。 “我刚听了张军处长的演讲 , 我想说一句 , 我很想获得国家关于穿山甲人工养殖的扶持项目 , 可是我没有证 , 养不了 。 ”汪科元说 。
“我将来可以给你们提供穿山甲种苗 , 但是非洲4个种的穿山甲并不在《中国药典》当中 , 需要通过研究获得药典认可才行 。 ”与苏军峰 、汪科元不同 , 到非洲国家乌干达养穿山甲的女商人、奥森东非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马津汝面临另外一个困境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诗宝认为 , 鉴于穿山甲保护的紧迫性和需求的迫切性 , 必须尽早实现穿山甲商业化养殖 , 在驯养繁殖 许可证办理和研究用种苗获得方面 , 政府应当为那些一直在实实在在做研发的单位提供便利 。
“是不是可以在种苗达不到一定数量要求的时候 , 允许企业先以科研的名义养起来?是不是可以把查扣的非法途径来源的穿山甲转给企业 饲养?”王卫权说 , “把走私来的别的国家的穿山甲放生是管理部门一种无奈的做法 , 但其实这些国外走私来的穿山甲很难适应中国的环境 并生存下去 , 还需要我们建立更好的穿山甲的救护及科研驯养环境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