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紫砂入门十讲:第六讲紫砂壶老店号及其沿变


一 紫砂入门十讲:第六讲紫砂壶老店号及其沿变

文章插图
从前紫砂陶生产的组织者主要是专业的窑户,前店后坊自产自销 。雇客师在家制作,或兼收乡坯;有店在城市,厂在陶乡;也有自己不做专靠收坯烧窑经营的;也有紫砂制作高手亲自开店烧窑,其中有很多是地主从事陶业的 。蜀山及附近农村潜洛、上袁、中袁,就有大量农忙种田,农闲做坯的从业者 。
明代后期,宜兴陶业的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窑场的产品已是“鬻于四方利最溥,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贾云集,“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 。清代宜兴陶业较明代又有发展,这与当时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鸦片战争以后,市场扩大,窑户积累的资金越发雄厚,势必要扩大生产规模,大窑户每年能独资烧出30—40窑的缸坛陶器,同时还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用地租收入来补充陶业的资金 。窑场雇佣工人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手工业工场也就应运而生 。陶业内部的分工就越来越细,由“账房先生”管理内务经济,“大长头”负责工场的工作安排 。
清初,陶业分工大致为三大类,即:粗货细货及紫砂 。而到了清代后期的光绪年已分作六大类产品:粗货、溪货、黑货、砂货、黄货和砂,后来又加了个洋装货,指泊来的洋瓦、地砖等非传统产品 。上述产品基本按其生产地段区域来加以划分,紫砂集中在蜀山、上袁和潜洛 。
由产品分类和工种划分而出现的各种行业,各自都有行会,有行规制约,不能随便逾越 。产品的销售方面,出现了中间剥削的“牙行”,不外乎包销、代销和空手道的“掮客”等类别 。
民国四年,缸业公所、黑货业公所、黄货同业公所、砂货同业公所、紫砂同业公所、溪业同业公所相继成立,各自生产营销专业陶器产品,规定不入行会,不得烧窑,要烧窑就必须入行,并须交纳较高的入行费 。行会内部实行统一的议价并强制执行,产品等级的划分亦唯统一的行会成员才有资格去执行 。紫砂陶与其他陶器的销售情况相比,有较大的自由度 。窑户可以与顾客直接交易,而无需通过“牙行”,但价格以“银两”统一划定 。所谓“银两”,即什么壶价目为几斤几两,这样定价,可以随着物价的波动单一调整斤两数 。产品除直接销售给来宜兴的苏北帮、安庆帮、山东帮和通过无锡江尖嘴的陶器行中转销售外,窑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又向商业化经营方式发展,在本地和上海及苏浙皖各大码头,甚至到国外去开行设店 。宜兴本地有鼎山边庄的“华信孚”,潘家潭的“秦垂裕”,蜀山的“永兴裕”,白宕的“葛德和”、“鲍信盛”等 。外埠有杭州的“华信昌”、“正大新”,上海的“鲍鼎泰”、“鲍理泰”、“鲍生泰“葛德和”,常州的“永大昌”、“永泰”,苏州、南通、镇江三地的“鲍信盛”、“瑞泰”,无锡的“信泰”、“永泰昌”,以及立信陶厂等 。清末宣统二年,在南京举办了我国“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其宗旨是为奖励农工,振兴实业 。宜兴阳羡陶业公司的紫砂陶器获奖 。
1912年前后,宜兴芳桥开明人士周文伯提倡实业,创办“利用陶业公司”,聘任宜兴川埠上袁村的前清秀才邵咏常为经理,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设分店,扩大经营业务 。1915年该公司的一批紫砂产品,包括程寿珍作的“掇球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头等奖 。参加该赛会的紫砂壶有署“潜陶”的铭文 。
1917年,江苏省议员潘宝坤向江苏省政府提议在蜀山办一个陶业工厂,很快得到批准 。省政府拨款十万八千元,成立了“江苏省陶业工厂” 。工厂设在蜀山北麓,后称北厂 。这是第一家国营陶业工厂,由潘宝西任厂长,徐锦森、汪裕文、邵惠如等分任庶务、窑务、场务等职,名艺人程寿珍、俞国良、范福奎等为技师,以制细货茶壶为主,并对紫砂泥质、泥色以及造型等进行研究和改进;招聘崔克顺写画刻字,还有制作普通茶壶、花盆以及套坯、装烧的师傅 。
【一 紫砂入门十讲:第六讲紫砂壶老店号及其沿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