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配合,按要求做好配合


怎样做好付出,配合,带动 1. 观念正确 态度积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 决不能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不参与学校教育 。 积极参与 , 还要有正确的观念 。 例如 , 怎样发挥家长施教的主体性?如何理解、运用尊重、鼓励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怎样看待学历与能力问题等等 。 如果观念不正确 , 态度越积极 , 对孩子的成长越不利 。
2. 了解教师 配合有法:家长通过与老师接触和与孩子的交谈 , 尽快了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性格、教育水平等 。 在配合中 , 要因人而异 , 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 发挥他们的潜能 , 使他们实施符合孩子特点的教育 。 例如 , 对脾气较急 , 喜欢采用直面批评方法的教师 , 就不能把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家庭中所发生的错误和盘托出 。 因为教师急脾气 , 不深入了解情况 , 就直面批评会不利于孩子对错误的认识 , 甚至会使孩子产生与施教者对抗等心理问题 。
3. 联系有度 解决问题:有的家长为了与教师配合教育 , 及时了解孩子 , 便有时间就去找老师问情况 。 这样不但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 也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甚至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 。 家长一定要清楚 , 找老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 并提前与老师约好时间 , 最好提前用电话做简短沟通 , 这样 , 让老师有思想准备 , 利于问题的解决 。
4. 因事取法 多种形式:在与教师的联系、沟通中 , 家长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情况 , 可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面谈等多种形式 , 不拘泥与去学校与教师面谈这一种形式 。 恰当的方式 , 可能更有利于沟通与合作 。
5. 尊重教师 树立威信:在任何情况下 , 家长都要帮教师树立威信 。 否则 , 一位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的教师 , 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 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或处理问题时 , 难免会发生不尽如人意之处 , 家长要冷静对待 。 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 那就一定不要损害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 。 例如 , 一位年轻教师向家长告状 , 说孩子现在上课经过教师、家长的反复教育 , 也只能听20几分钟的课 , 剩下的时间怎么也坐不住 , 要求家长好好管教 , 不然 , 就要停孩子的课 。 这位家长回家后 , 却是这样对孩子说的 , “你们老师对你充满希望 , 说你有很大进步 。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 特别是你自己的努力 , 你现在能听20几分钟的讲课 。 如果你再努把力 , 克制一下自己 , 不但能赶上班上的同学 , 很有可能超过他们……”听到家长这番话后 , 孩子从未有过的激情显现出来了 , 就主动的去复习功课 。 家长见到此情景 , 就背着孩子赶快给老师打电话 , 希望老师在孩子有进步的情况下 , 给予适当鼓励 。 在家长巧妙与老师的配合下 , 孩子越发信任老师 , 经过不长时间的努力 , 很快变成一个学习自觉 , 严格要求自己的好学生 。 由此可见 , 家长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 , 巧妙配合 , 对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
6. 换位思考 化解矛盾:有时教师在孩子面前说了错话 , 办了错事 , 家长要多体谅 。 因为教师是平常人 , 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一些年轻教师要有个成长过程;一个教师要管理四、五十人 , 难免会出现错误 。 当孩子受到老师不当批评或不公正待遇时 , 家长还是要牢记沟通的目的 , 就是要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 一个初一的男孩放学回家 , 很生气地对爸爸说:“我上课根本没说话 , 可老师非说我说话了 , 还当众批评我……”爸爸回应说:“是吗?可能老师看错了 , 我对你受到老师的误解表示同情 。 ”孩子看到老爸同情自己 , 便理直气壮地说想去找老师算账 。 爸爸引导孩子说:“你这样做 , 就有点儿小家子气了 。 男人就应该有气度、有修养 , 高素质的人应具有宽容的品质 。 更何况 , 你们老师一个人要教全班那么多人 。 爸妈俩人教育你一个 , 有时还会出现错误呢 , 老师要事事全都做得对 , 那不成神仙了吗……”爸爸的一席话 , 使孩子的心态平静下来了 。 爸爸又顺势和孩子商量怎样恰当解决这个问题 , 并告诉孩子 , 人际交往中 , 很重要的一条 , 就是经常换位思考 , 善于体谅他人 , 肯于原谅他人的错误 。 经父亲的恰当引导 , 孩子不但没有和老师产生隔阂 , 还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技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