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詹闲筱 太极拳养生论( 七 )


太极拳者 , 其静如动 , 其动如静 。 动静循环 , 相连不断 , 则二炁既交 , 而太极之象成 。 内敛其神 , 外聚其气 。 拳未到而意先到 , 拳不到而意亦到 。 意者 , 神之使也 。 神气既媾 , 而太极之位定 。 其象既成其位既定 , 氤氲化生而谓为七二之数 。 世人不知 ,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 , 入道以安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 。 故习此拳 , 也须如此 。 若心不能安 , 性即扰之 。 气不内聚 , 神必乱之 。 心性不接 , 神气不相交 , 则全身的四体百脉 , 莫不尽死 。 虽依姿势作用 , 其法无效 。 欲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 , 则打坐之举不可缺 , 而行功之法不可废 。 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 , 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剋之理 , 然后混七二之数 , 浑然成无极 。 心性神气相随作用 , 则心安性定 , 神敛气聚一身中的太极成 。 阴阳交 , 动静合 , 全身的四体百脉周流通畅 , 不粘不滞 。
那么如何才能近道呢!首先教者与学练者思想与方法都走恢复人之本能这条路 。 把明理放在首要位置 , 强调理正才能路正 , 悟本求真 , 从明白根本入手 , 体验精神在太极拳中的主宰作用 , 遵循静极生动 , 无极生太极 , 太极生两仪 , 两仪生三才 , 三才生四相 , 四相生五行 , 五行生六弥 , 六弥生七宿 , 七宿生八卦 , 八卦生九宫 , 九宫至十圆 , 周而复始太极化和万物之自然规律 , 体悟内感外应所产生的动与静的自然演化规律 , 习练都在明明白白的拳理指导下进行 , 在自我生命根源上下功夫 。 习练者明理后没有任何思想意识的束缚 , 能自主 , 自觉、自由、自然 , 领悟自我精神主宰与一切顺其自然的內涵 , 恢复天赋生命能源本能 。 求理向前 , 精气神自如 , 阴阳平衡 , 内五气归源 , 复本还源 , 复我本原太极混元之体 , 复我本来真空无极理体 。 今非谈武林之拳术 , 实为养生入道所用 。
真宗真源太极拳重视天人整体观 , 强调习练者要进入恬淡虚无 , 真气从之 , 物我两忘的境界 , 在人天若一的状态下 , 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进入宇宙浑然一体之中 。 在此奉劝炼功者千万不要存侥幸的机巧之心 , 试图以聪明思智去意逐內境变化以求产生奇效 , 凡是以机巧心强为的修功者 , 都不能逃离拔苗助长 , 适得其反的结局和恶果 。 若使水清不乱 , 必不得予以搅动 , 欲使身心中和 , 必不准施机巧之心 。 功成上乘者 , 悉言之以神明 。 何为之神明?无为而无所不为、返朴归真、自然而然也 。
扫除怨欲不辞难 , 心既安时身亦安 。
月吐清光临止水 , 风将凉意绕回栏 。
佛书参透无烦恼 , 道语得来有定观 。
长自收心腔子里 , 独行独坐独盘桓 。


杨澄甫宗师在《之练习谈》中的一段话 , 给我们指明了练拳的要领和方向 。 他口述:“中国之拳术 , 虽派别繁多 , 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 , 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 , 而不能尽其玄妙者 , 在在皆是 , 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 , 即得有一日之成效 , 日积月累 , 水到渠成” 。 又述:“习练运行时 , 周身骨节 , 均须松开自然 。 其一 , 口腹不可闭气;其二 , 四肢腰腿 , 不可起强劲 。 此二句 , 学内家拳者 , 类能道之 , 但一举动 , 一转身 , 或踢腿摆腰 , 其气喘矣 , 其身摇矣 , 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
傅钟文老师也曾谆谆教导我们:“方法对头 , 下练” 。 那末 , 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对头的呢?根据本人数十年的练拳实践 , 窃以为有以下五点:
一.摹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 , 所谓要“顶头悬” , 似有物顶于头上之意 , 切忌硬直 , 此乃“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 , 但当随身法移转时其眼神须空虚 , 此为眼法变化中紧要之动作 , 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 , 似闭非闭 , 口呼鼻吸 , 任其自然 。 如舌下生津 , 当即咽入 , 勿吐弃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