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詹闲筱 太极拳养生论( 三 )


本人耳闻目睹诸多 , 没达身健 , 反而至残的太极拳辅导站教练 。 他(她)们真下了功夫 , 习练简化规范套路二三十年 , 于前两年双腿都动了手术 , 而坐上了轮椅者大有人在 , 医学界中多了一种叫人忧心的“太极腿病” 。 这种结果责任在谁呢?是创编拳人传拳有误呢?还是学拳者没弄明白拳理瞎练的呢?也没处打这种官司去 。 还真有待于真明拳理的明白人去研究研究 , 能减少几个热爱而倍加刻苦 , 练太极拳人的痛苦 , 别使更多的太极拳痴迷者练坏了双膝而坐上轮椅!最后落得个后果自负 。 普朝著名学者 , 道教大师葛洪在其《内篇》中有记述 , 有人问:“冒昧地问一下 , 想要健康长寿都有那些禁忌?”抱朴子说:“禁忌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受伤害、不破损身体” 。
应该承认拳术都是动功 , 太极拳要求练拳之时 , 神舒体静 , 若得体静二字的真实含义 , 必先知如何才能心静 , 心为身之主宰 , 一般学拳者 , 甚至教拳的人距真正的静界之境 , 恐怕还相当遥远!练拳时都欲求静而不能静 , 应该说动是因 , 静应是果 , 动是手段 , 静才是目的 。 可是实际上 , 练拳者盘架子时多不能达到真的“静” , 顶多不过是硬装出一个静的样子来 , 因为思想意识净不下来 , 就是再练拳十年 , 二十年之久 , 离静的境界也还相当遥远 。 练拳中所说的“神舒体静” , 是要求练拳做到体静 , 不是要求心静 , 只是将体静作为练拳的目的来追求的 。 恐怕都将体静误作是心静了 。 有说首先注意心静 , 说静是练拳的基本要点 , 可又都不是拳谱上“神舒体静”的真正含义 。 体静是指练拳套路动作中形体的静象 , 与“心静”是两码子事 。 心不静 , 神根本达不到舒 , 心是识神 , 识神妄动 , 元神根本无静可言 。 请君认真地分析一下各家对静的解释 , 主要不过是全神贯注 , 专心练拳 。 这本是大家都明白的浅显道理 , 实际与静字的含义无关 , 实际的不静与拳谱上的静字发生矛盾 , 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 反而使人糊涂了 。 真静乃是身处于混乱之极之境而不动心 , 诚为自然本质之静 。 功态是意识之静 , 有心入静也属动心 。 执著于法 , 心被法转 , 真念不平 , 何静之有?
自然之道乃静 , 所以天地万物生 , 天地之道浸 , 故而阴阳胜 , 阴阳相推 , 而变化顺行 。 道祖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自然之道 , 在于静 。 唯静而不动 , 所以天地万物生 , 此为自然之道 , 也就是太极 。 空空洞洞而不动 , 故而天地万物于是生 , 天地之道浸育而己 , 浸字为循自然渐进之意 。 天地无心 , 而空到阳升时浸浸而上升 , 到阴降时浸浸而下降 , 所以阴阳有偏胜之时 , 而太极自然之道 , 则不偏不倚 , 浸即有偏 。 阴浸则阴胜 , 阳浸则阳胜 , 然此为相推循环之理 , 揽全体而观之仍不偏不倚 。 然而人则因此而有生、老、病、死 。 阴阴相推 , 当推而阳胜之时为春夏 , 推而阴盛之时为秋冬 。 变化顺者 , 顺其自然之道心 。 所以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背 , 因而顺之至静之道 。 茍循其道行 , 功到自成 , 因为自然之道一定不移 , 制之以为修炼之法 , 定为法度 , 有定而不可移 , 只要体空虚无 , 自自然然体道合真 。 自然之道从至静之道而来 , 能静则万化自然而生 , 至静之道为历律所不能契合 。 天道的造化在至静之中 , 能静到片刻之间 , 可以攒簇一年之气候 。 阳生即是冬至 , 阴降即是夏至 , 此为工夫之冬夏 , 而非时候之冬夏 , 能虚极静笃即可得造化于恍惚之间 , 有一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都由此生就是太极 。 在世界为生天、地、人、物的太极 , 在人间为神气合化的太极 , 阴阳相克之术 , 为人所共见 , 而不是隐怪难知的 , 其象有可见 , 虽有理不易明 , 而其象则易知 。 此即玄关一窍人身之太极 , 与天地之太极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