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体征( 三 )


5.高钙血症 血钙升高是由于骨质破坏使血钙逸向血中、肾小管对钙外分泌减少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与钙结合的结果 。 高钙血症的发生率报告不一 , 欧美国家MM患者在诊断时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0%~30% , 当病情进展时可达30%~60% 。 我国MM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约为16% , 低于西方国家 。 高钙血症可引起头痛、呕吐、多尿、便秘 , 重者可致心律失常、昏迷甚至死亡 。 钙沉积在肾脏造成肾脏损害 , 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 威胁生命 , 故需紧急处理 。
6.高黏滞综合征 血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 , 一则包裹红细胞 , 减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之间的排斥力而导致红细胞发生聚集 , 二则使血液黏度尤其血清黏度增加 , 血流不畅 , 造成微循环障碍 , 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高黏滞综合征 。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眼花、视力障碍、肢体麻木、肾功能不全 , 严重影响脑血流循环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 , 甚至昏迷 。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扩张呈结袋状扩张似“香肠” , 伴有渗血、出血 。 因免疫球蛋白包裹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表面 , 影响其功能 , 加之血流滞缓损伤毛细血管壁 , 故常有出血倾向 , 尤以黏膜渗血(鼻腔、口腔、胃肠道黏膜)多见 。 在老年患者 , 血液黏度增加、贫血、血容量扩增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 。 雷诺现象也可发生 。
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既与血中免疫球蛋白浓度有关 , 也与免疫球蛋白类型有关 。 当血液黏度(血浆或血清黏度)超过正常3倍以上、血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浓度超过30g/L时 , 易发生高黏滞综合征 。 在各种免疫球蛋白类型中 , IgM相对分子质量大、形状不对称 , 并有聚集倾向 , 故最易引起高黏滞综合征 。 其次 , IgA和IgG3易形成多聚体 , 故也较易引起高黏滞综合征 。
7.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升高 327μmol/L者在MM常见 。 北京协和医院MM 91例中 , 61例(67%)有高尿酸血症 。 血尿酸升高是由于瘤细胞分解产生尿酸增多和肾脏排泄尿酸减少的结果 。 血尿酸升高虽然很少引起明显临床症状 , 但可造成肾脏损害 , 应予预防和处理 。
8.神经系统损害 瘤细胞浸润、瘤块压迫、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以及病理性骨折造成的机械性压迫 , 均可成为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症状的原因 。 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 , 既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和神经根综合征 , 也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胸椎、腰椎的压缩性病理性骨折可造成截瘫 。 北京协和医院125例中12例有神经系统病变 , 周围神经病变3例、神经根损害3例、颅内损害2例、脊髓受压而致截瘫4例 。
9.淀粉样变性 免疫球蛋白的轻链与多糖的复合物沉淀于组织器官中即是本病的淀粉样变性 。 受累的组织器官常较广泛 , 舌、腮腺、皮肤、心肌、胃肠道、周围神经、肝、脾、肾、肾上腺、肺等均可被累及 , 可引起舌肥大、腮腺肿大、皮肤肿块或苔藓病、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外周神经病、肝脾肿大、肾功能不全 , 等等 。 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依赖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 , 包括形态学、刚果红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查 。 欧美国家报告淀粉样变性在MM的发生率为10%~15% , 而我国的发生率为1.6%~5.6% 。 由淀粉样变性损害正中神经引起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在西方国家多见 , 而国内尚未见有报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