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体征( 二 )


1.骨痛 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 疼痛程度轻重不一 , 早期常是轻度的、暂时的 , 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严重 。 疼痛剧烈或突然加剧 , 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 据北京协和医院125例MM首发症状分析 , 80例(64.0%)以骨痛为主诉 , 骨痛部位以腰骶部最常见(28.0%) , 其次为胸肋骨(27.0%) , 四肢长骨较少(9.0%) , 少数患者有肩关节或四肢关节痛 。 绝大多数(90%~93%)患者在全病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 , 但确有少数患者始终无骨痛 。
除骨痛、病理骨折外 , 还可出现骨骼肿物 , 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 , 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 , 形成肿块 。 在多发性骨髓瘤 , 这种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 , 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他部位 。 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 , 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 , 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 , 并有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
2.贫血及出血倾向 贫血是本病另一常见临床表现 。 据北京协和医院125例分析 , 绝大多数(90%)患者都在病程中出现程度不一的贫血 , 其中部分(10.4%)患者是以贫血症状为主诉而就诊 。 贫血程度不一 , 一般病程早期较轻、晚期较重 , 血红蛋白可降到 50g/L 。 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骨髓中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 , 排挤了造血组织 , 影响了造血功能 。 此外 , 肾功不全、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造成或加重贫血 。
出血倾向在本病也不少见 。 北京协和医院125例中8例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医 , 而在病程中出现出血倾向者可达10%~25% 。 出血程度一般不严重 , 多表现为黏膜渗血和皮肤紫癜 , 常见部位为鼻腔、牙龈、皮肤 , 晚期可能发生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 。 导致出血的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 。 血小板减少是因骨髓造血功能受抑 , 凝血障碍则因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覆盖于血小板表面及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 凝血酶原 , 因子Ⅴ、Ⅶ、Ⅷ等)表面 , 影响其功能 , 造成凝血障碍 。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使血液黏度增加 , 血流缓慢不畅 , 损害毛细血管 , 也可造成或加重出血 。
3.反复感染 本病患者易发生感染 , 尤以肺炎球菌性肺炎多见 , 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和败血症 。 病毒感染中以带状疱疹、周身性水痘为多见 。 北京协和医院125例中以发热、感染为主诉而就医者18例(占14.4%) , 其中多数系肺部感染 。 部分患者因反复发生肺炎住院 , 进一步检查方确诊为MM并发肺炎 。 对晚期MM患者而言 , 感染是重要致死原因之一 。 本病易感染的原因是正常多克隆B细胞——浆细胞的增生、分化、成熟受到抑制 , 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 , 而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缺乏免疫活性 , 致使机体免疫力减低 , 致病菌乘虚而入 。 此外 , T细胞和B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 , 以及化疗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 也增加了发生感染的机会 。
4.肾脏损害 肾脏病变是本病比较常见而又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 由于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量生成和重链与轻链的合成失去平衡 , 过多的轻链生成 , 相对分子质量仅有23000的轻链可自肾小球滤过 , 被肾小管重吸收 , 过多的轻链重吸收造成肾小管损害 。 此外 , 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及肿瘤细胞浸润 , 均可造成肾脏损害 。 患者可有蛋白尿、本-周(Bence- Jones)蛋白尿、镜下血尿 , 易被误诊为“肾炎” 。 最终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 肾功能衰竭是MM的致死原因之一 。 在大多数情况下 , 肾功能衰竭是慢性、渐进性的 , 但少数情况下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主要诱因是高钙血症和脱水 , 若处理及时得当 , 这种急性肾功能衰竭还可逆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