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九 )


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 。 他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 分别给予三种作文记分方式 。 第一组的作文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 既无评语也不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组给予特殊评语, 即不仅给予等级, 而且给评语, 但获得同一等级的作文的评语是一样的, 不同等级的评语不一样 。 例如, 对甲等成绩, 评语为“好, 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 评语为“良好, 继续前进”等 。 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 还给予顺应性评语, 即按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个别矫正 。 结果表明, 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 在开学时, 学生作文水平差不多 。 但到期末时, 发现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一致 。
可以看出, 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 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 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 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 。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 评定是必要的, 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 。 通过评定等级可以表明学生进步的大小, 即评定的分数或等级并非表明个体的能力而是其进步快慢的指标 。 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 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 两者相结合, 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
四、妥善进行奖惩, 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一)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 一般而言,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 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组, 各组内的能力相当, 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 每天15分钟, 共练习5天 。 控制组单独练习, 不给任何评定, 而且与其他三个组学生隔离 。 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静听组在一起练习, 每次练习之后, 不管成绩如何, 受表扬组始终受到表扬和鼓励, 受训斥组都受到批评和指责, 静听组则不给予任何评定, 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到表扬或批评 。 然后探讨不同的奖惩后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
从练习的平均成绩来看, 三个实验组的成绩都优于控制组, 这是因为控制组未受到任何信息作用 。 静听组虽然未受到直接的评定, 但它与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在一起, 受到间接的评定, 所以对动机的唤醒程度较低, 平均成绩劣于受训斥组 。 受表扬组的成绩优于其他组, 而且一直不断地上升 。 这表明, 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
(二)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 有许多研究表明, 如果滥用外部奖励, 不仅不能促进学习, 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 但班都拉(1982)认为, 如果任务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或自我价值感, 则外在奖励不会影响内部动机 。 外部强化物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内部动机, 这取决于个体的感受与看法 。 摩根(Morgan1984)认为个体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 当个体把奖励视为目标, 而任务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 内部动机就会受损;而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 内部动机则会提高 。
布洛菲(Brophy, 1983, 1986)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 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 。 他认为有效的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 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 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 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 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 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 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 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