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鸡精怎么做的,鸡精的配方是什么


鸡精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鸡精仅是味精的一种, 由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发展而来, 鲜度是谷氨酸钠的2倍以上 。 由于鸡精中含有鲜味核苷酸作为增鲜剂, 具有增鲜作用, 纯度低于味精 。 鸡精是一种复合鲜味剂,是日常使用的调味品 。 鸡精由于是复合调味品相对保质期为1-2年, 而95%纯度味精保质期为3年 。

由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个别主产鸡精的商家炒作“味精有害健康”形成气侯, 误导消费, 很快强占了中国味精市场 。 2007年10月7日CCTV-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中, 权威官方营养专家吴晓松说: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份都是谷氨酸钠, 二者所含的成份差异不足10%;并澄清“吃味精对健康无害”和“鸡精只是调味品, 主要起调味作用, 营养价值并不高” 。 一下子让“吃味精会掉头发”、“儿童吃味精长不高”、“吃味精得偏瘫”、“吃味精易痴呆”等等遍及全国的传言被揭穿 。

鸡精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粮食(小麦、玉米、大豆)--味精半成品(谷氨酸钠)--与少量鸡粉等其他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包装--检验--成品--入库 。 为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鸡精产品, 辅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 其中味精半成品(谷氨酸钠)、油脂等品质对鸡精成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

鸡精是种复合鲜味剂 。 它除了含有鸡肉粉、鸡蛋粉, 又添加了解蛋白、呈味核酸, 还有一定比例的精盐和鸡油等 。 所以, 除却味鲜之外, 营养价值和味精基本一样 。 鸡精等新一代调味品的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 当时由于市场推广受阻而被搁浅 。 进入90年代, 通过商家运作、媒体炒作“味精有害健康”、“鸡精有较高营养价值”而部分取代鸡精 。 为此, 我国味精最大生产基地河南项.城莲花味精(占全国味精出口额90%以上)等味精企业受到较大损失 。

实际上, 鸡精和排骨精同属一类 。 上世纪末, 很多人已经开始把使用鸡精当作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在我国的普及量迅速增大, 在家庭消费中受到青睐 。 但是在饭店专业厨师一般习惯用味精较多, 鸡精主要用于鸡类菜 。

目前市场上卖的鸡精, 鸡肉粉的含量都不高, 有的根本不含鸡肉粉, 只是由味精、鲜味剂、盐和淀粉混合而成 。

鸡肉粉是什么东西?鸡精中的鸡肉粉是用酵母等特殊工艺从鸡中提取出的汁液, 这种汁液经加工后才成为鸡肉粉, 最大特点是能溶入水, 但提取复杂且技术要求很高 。 ”鸡肉粉的重要功能是增加鲜味, 因此比同样重量的味精贵一倍以上 。 在利润的诱惑下, 一些生产鸡精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降低售价, 就少用或不用鸡肉粉, 甚至使用化学合成的鸡味香精, 但还是打着鸡精名义销售 。

味精和鸡精的成分

据介绍,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 为有鲜味的物质, 学名叫谷氨酸钠, 亦称味素 。 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 。 味精是鲜味调味品类烹饪原料, 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法制得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 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通过化学合成制作 。 味精易溶于水, 具有吸湿性, 味道极为鲜美, 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 其最佳溶解温度为70℃~90℃ 。 味精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较稳定, 但长时间处于高温下, 易变为焦谷氨酸钠, 不显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在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 沉淀或难于溶解, 其鲜味也不明显甚至消失 。 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 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 。

而鸡精则是一种复合调味品, 它的基本成分是在含有90%的味精基础上, 加入助鲜剂、盐、糖、鸡肉粉、辛香料、鸡味香精等成分加工而成, 更含有多种氨基酸 。 主要由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用盐、鸡肉、鸡骨粉或浓缩抽取物为基本原料, 添加香精(或不添加)、赋型剂, 经混合、制粒、干燥而成的一种复合调味料品 。 鸡精按形态又可分为粉状、颗粒状、块状, 但以颗粒状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