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秀芽就像我的第二个“孩子”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吴全在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开栏的话
乡村振兴 , 关键在人 。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当下 ,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聚集在广阔的农村 , 将实现人生目标同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 , 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机遇 。
他们或扎根于田间地头 , 用汗水描绘新乡村的大美图景;或执着于农科领域 , 用科技力量助力生产……把他们的典型事迹宣传出来 , 把他们的精神和智慧力量报道出来 , 让大家可看、可学、可用 。
从今日起 , 本报乡村振兴周刊开设“寻找巴渝乡村榜样”栏目 , 将视野和笔触聚焦巴渝大地上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领头人 , 敬请关注 。
春季是茶叶生产的“黄金期” , 市农科院茶研所副所长、茶叶加工创新团队负责人吴全每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开展科研工作 , 走访基地、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 , 梳理撰写科研材料 。
“错过季节耽误一年 , 这时候不忙就要出问题了 。”3月26日 , 接受重庆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吴全脸色略带疲惫 , 期间工作电话不断 , 但提到茶叶他还是有说不完的话 , 尤其是说到永川秀芽时 , 他笑言:“永川秀芽就像我的第二个‘孩子’!”
这话不假 。1992年毕业后 , 吴全被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现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 刚工作没两年 , 他就有了跳槽的想法 , 并到深圳一家加工企业考察了一段时间 。因为受不了每天跟人谈生意 , 吴全又返回单位 , 彻底定下心来:“搞科研能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
2000年 , 市农科院茶研所的陆羽茶叶公司经营困难 , 竞聘新的公司负责人 。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吴全主动站了出来:“公司在永川的1000亩基地那时基本上是做科研用 , 原材料都拿来做劳保茶(较为低端的碎末茶叶)了 , 很难盈利 , 也无法给科研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吴全认为 , 科研和市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 二者可以兼顾 。
上任后的吴全作了两个决定 , 一是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名优绿茶转型 , 二是选择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茶研所30余个科研品种中 , 他看中了永川秀芽 , 决定开发针形茶 。
【永川秀芽就像我的第二个“孩子”】想法一出 , 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那时 , 市场上以龙井、碧螺春等为主 , 消费市场基础好 , 加工技术相对成熟 , 反观永川秀芽还只是茶研所的众多科研成果之一 , 从未实际投入生产 , 前途如何 , 大家心里都没底 。
吴全却认为 , 那时全国市场上做针形茶的寥寥无几 , 做出自己的特色也是一种发展策略 。在他的坚持下 , 陆羽茶叶公司更名为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永川秀芽自此诞生 。
在半手工半机械化制茶的时期 , 为了做好针形茶 , 吴全钻研出一套“杀青、揉捻、塑形、干炒”的针形茶制作工艺 , 明确了永川秀芽紧、圆、细、直4个外形标准 。其中 , “蒸汽+热风+微波”三级组合式杀青技术的成功研发运用 , 为永川秀芽成为全国顶级针形名茶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
以往的杀青工艺往往只从蒸汽、热风、微波3种方式中选择其一 , 由于其作用原理不同 , 有时茶叶内部杀不透 , 有时外部杀不透 。针形绿茶是清香型茗茶 , 必须短时杀透才能保证汤色稳定明亮 , 吴全就在不同机器之间摸索、实验 。
经过近10年的探索 , 这套技术终于成熟完善 , 并逐渐向全市范围内推广 , 随即催生了秀山毛尖、三峡天丛、巫溪秀芽等众多重庆茶叶品牌 , 促进了全市茶叶品质的提升 。
推荐阅读
- 菠菜胡萝卜鸡蛋早餐饼,简简单单一做,一家人的早餐就有了
- 好好的血管,怎么说堵就堵?预防血管堵塞,这几点是关键!
- 现代人养生就靠它!荣登北京卫视《养生堂》的御品膏方来了~
- 手抓饼最方便快手的做法,松软香嫩层次多,早起10分钟就搞定!
- 早餐同事最中意的就是法棍,换个方式吃法棍,能量十足
- 排骨是“肉多”还是“肉少”?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 江西兴国:产业兴旺绘就新图景
- 酸菜配排骨,很多人没听过,只要你吃上一次,就被它的美味征服
- 大量上市,清明就数这菜最鲜嫩!被称为“十全蔬菜”
- 小馄饨这样包,鲜美又营养,几分钟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