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人丨飞出去的凤凰回来了

【威海人丨飞出去的凤凰回来了】本文转自:威海晚报
威海人丨飞出去的凤凰回来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于镇榕在大棚里查看草莓生长情况 。
在日前公布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单中 , 文登区程之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镇榕榜上有名 。
1993年出生的于镇榕 , 毕业于名牌大学 。他不向往资源丰富的大城市 , 只愿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 , 他瞄准的是另一个广阔的天地 。
于镇榕与西铺头村的故事 , 你想知道吗?
引入新技术
村里草莓卖得俏
春节期间 , 西铺头村的草莓大棚里 , 一簇簇鲜艳的草莓长势喜人 。“咱们的草莓不愁卖 , 基本熟一批卖一批 。”管理大棚的村民说着 , 随手摘下一个红彤彤的大草莓递来 , “尝尝 , 我们的草莓口感和别家不一样 , 吃过的没有不说好的 。”
村里的草莓口味好、销路畅 , 功劳簿上 , 于镇榕得记头功 。于镇榕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 上学时 , 他被招进学校的国家级植物生理学实验室 , 跟随老师开展草莓液体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 。正是在这里 , 他对农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有了新的认识 。
“我们村很早就开始建大棚种植草莓 , 但是种植理念和种植技术都比较传统 , 种出来的草莓没什么特色 , 很难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于镇榕说 。
2013年 , 读大三的于镇榕 , 和导师一起回到西铺头村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 , 他们认为 , 村里的草莓种植模式存在品种单一、管理理念落后等不足 , 非常需要进行技术更新 。于是 , 红颜等新品种的脱毒种苗、超早熟种植技术在西铺头村落了地 。
草莓脱毒苗在大棚试种后 , 亩均产量提升了40% , 草莓的风味也有了很大不同 。新技术、新理念、新品种的接连落地 , 一下推动了西铺头村草莓产业的发展 。那几年 , 春节前草莓刚上市时 , 西铺头村的草莓能卖到200块钱一公斤 , 客户络绎不绝 , 收益相当可观 。
草莓口感要与众不同 , 包装也得和别人不一样 , 于镇榕亲自找人设计了外包装 , 每个环节都要做出西铺头的特色来 。如今 , 草莓、栗景小柿子、蓝莓、桑葚等农业项目 , 西铺头村样样都有 。“每个季节 , 我们都有拿得出手的水果 , 村民一年四季都不闲着 , 都有钱挣 。”于镇榕说 。
威海人丨飞出去的凤凰回来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于镇榕在他的实验室里 。
活用高校资源
专家项目精准对接
如果不回村里 , 于镇榕有许多选择 。他可以留校 , 工作稳定 , 薪酬颇丰;也可以出国深造 , 继续充实自己 。
每次有人问他 , 为何选择回到家乡 , 他总是谦虚地说:“我的专业就是生物技术 , 在乡村更容易找到发挥空间 。”
毕业后 , 于镇榕回到村里 , 他深知 , 村里缺人 , 尤其缺年轻人 , 专业对口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既然如此 , 何不利用自己所学 ,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 。2015年 , 于镇榕牵头成立了文登区程之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村民 。
当一个人看到过更广阔的天地 , 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想法就会有所不同 。于镇榕很清楚 , 农业项目想要走得长远 , 必须与前沿科技接轨 , 而母校就是他手中最好的资源 。在西铺头村的日子里 , 于镇榕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引进高端品种、引进高端人才、引进高校联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