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王立铭:德尔塔突变株入侵,新冠防控需要新思路( 四 )


在脱钩和去全球化的背景下 , 围剿新冠疫情的国际合作举步维艰 。
最后这个因素和科学无关 , 但也非常关键 。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步调一致密切合作 , 需要大国和国际组织发挥国际领导力 , 协调国家间的努力 。在历史上 , 人类能够在对抗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上取得重大成功 , 联合国及其下属的世界卫生组织起了重要的协调作用 , 美苏中等大国的配合和支持也非常关键 。相反 , 国际领导力和国际合作的缺乏 , 对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核裁军等问题 , 已经构成了重大障碍 。
新冠疫情恰逢贸易战、美国 “退群”、去全球化、民族主义回潮等历史趋势 , 一些大国和国际组织在疫情防控方面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 反而在管控国际人员和物资流动 , 疫苗生产和分配 , 病毒溯源 , 疫情和病毒变异监控等本应全球协作的关键问题上 , 制造了大量的噪音和障碍 , 将这些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污名化 。
这种局面当然会对全球疫情防控构成阻碍 , 助长了疫情长期流行的趋势 。我们看到 , 美欧发达国家的对策是广泛接种疫苗 , 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而在广大缺乏社会治理能力、也缺乏疫苗供应的不发达国家 , 疫情长期不受控制的传播几乎不可避免 。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疫情 “洼地” , 也因此将会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的挑战 。这次南京疫情的暴发 , 固然有当地有关部门防控措施不当的因素 , 但我们也需要看到 , 在长期输入性疫情的挑战下 , 相关工作人员的疏漏、相关防控政策的松懈 , 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
结合上述几个因素 , 我认为 , 新冠病毒和人类长期共存 , 新冠疫情长期存在 , 是大概率事件 。疫苗的广泛使用虽然能够大大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胁 , 缓解医疗资源压力 , 将新冠肺炎对个体健康的威胁 “流感化” , 但无法阻止疫情的长期流行 , 也无法阻止全新病毒突变株的出现 。
新冠疫情的防控 , 也因此需要考虑新思路
我认为 , 面对新冠疫情长期化、以及新冠的健康威胁流感化的 “新趋势” , 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也需要因地制宜的升级和调整 , 需要考虑 “新思路” 。
理解并接受新冠疫情 “流感化” 的前景 , 调整以 “清零” 为红线的战时思维 。
2020年3月 , 国内实现病例清零 。在此之后 , 虽然出现了北京、青岛、大连、合肥、广州等地的局部疫情抬头 , 但也都很快得到了遏制 。这次南京疫情固然来势汹汹 , 但我同样相信群防群控策略会有效的遏制疫情的传播 。
在这段时间中 , 清零 , 保零 , 彻底消灭疫情 ,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共同的期望 。
德尔塔突变株的出现和传播 , 对我们的防控敲响了警钟 , 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次防控政策调整和升级的契机 。如上所述 , 面对一种基本传染数R0可能高达9、随时可能伴随着国际交流进入我国国内的病毒突变株 , 追求长期保零和快速清零 , 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可能会过于高昂 。
考虑到新冠长期化、流感化的前景 , 我们也许需要对这一目标进行微调 。特别是考虑到国外疫情的走向难以预测 , 输入性感染以及输入性感染引起的二次社区传播 , 风险将是长期存在、无法消除的 。短期消灭疫情 , 需要的是万众一心、不计代价的战时思维;而长期管控疫情 , 同时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 则需要的是科学决策指导下的常态化管理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