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五个小常识 早上喝粥应忌苦燥

立秋后,我们迎来了秋季,虽然秋季临近,但是依旧炎热,早晚温差大,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也应该进补了 。要把夏天损耗的营养在秋天给补回来,那么是不是就是无原则的进补呢?当然不是 。秋季饮食有很多注意事项,我们一定要科学养生,这样才会有利于身体 。秋季养生很关键,对于饮食来说,我们要合理安排,要多注意科学性,而不是盲目的吃 。那么秋季饮食应该注意哪些小常识呢?下面小编将为您详细讲解一下 。
原则一、应忌苦燥
中医学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所以,《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脏之病,五味和四时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观点 。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
原则二、早上喝粥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季6节气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需,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药粥对身体很有好处,其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 。在秋季6节气,目前较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 。推荐阅读:节后让你快“瘦”的食物晚餐政策四不要让你健康活到老 。
原则三、甘淡滋润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甘先入脾” 。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土生金,肺肠属金 。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肺)气足 。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咸味食物则易使人出现口渴之象 。《遵生八笺》还指出:“秋气燥,易食麻以润其燥 。”就是说秋季6节气干燥,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6节气饮食应当以甘淡滋润为宜 。可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经科学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也可制成佐餐或饮料食用,如蜜煎银耳、各种新鲜果蔬汁液等 。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汤粥,如香菇豆腐汤、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营养,又能润燥 。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秋季6节气期间最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大有裨益 。
原则四、平衡营养
营养学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样化才能提供给人体全面的营养 。如谷类,主要供给热能和维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给植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供给维生素C,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等 。秋季更应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性,营养的平衡,才能补充夏季因气候炎热、食欲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特别应多吃耐嚼、富于纤维的食物 。秋季的饮食养生原则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甘、淡、酸、滋润的食物的进食,但不可太过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通过纤维食物保持肠道的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润燥,达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肠燥便秘等不良反应的目的 。
原则五、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 。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 。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这一原则,在秋季这6节气期间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 。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6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
【秋季饮食五个小常识 早上喝粥应忌苦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