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如何鉴定,元青花的鉴定绝招
元代青花瓷器的特点特征以及如何鉴别 1、大花大叶 , 叶为满色 , 但花朵不填满色 , 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 。
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 , 纹饰内露白 。
2、缠枝莲叶 , “叶形多呈葫芦状 , 或有一至五个尖瓣 。
3、变形莲瓣边饰 , 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 , 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 。
除盘以外 , 其他型器上的莲瓣 , 均呈单体形式排列 , 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 。
4、蕉叶纹 , 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 , 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 。
此外 , 元代蕉叶的主脉 , 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
入明后 , 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 , 在视觉上泾渭分明 , 非常醒目 。 明初以重叠状多见 , 偶见有分开的 。 宣德以后 , 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 , 都为拼拢重叠状 。
5、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 。 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 , 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态 。 即 , 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 , 与云头的尖头 , 方向相反 , 很少例外 。
而洪武 , 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 , 均方向一致 , 并沿袭至永宣 。 成化起 , 如意云头的两尖头 , 既有朝向一致的 , 亦有相背的 。
6、回纹边饰 。
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 , 有的为变形回纹 , 有的为减笔式回纹 。
7、龙纹 。
元代青花瓷器上 , 画龙的不少 。 龙躯细长 , 且细颈 , 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 , 体态轻盈 。 头较小 , 长鹿角 , 张口、吐舌 , 龙的下腭有须 , 上颌一般无须 , 但是 , 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 , 而此类带双须现象 , 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 。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 , 其内口沿部位 , 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 。
9、元代纹饰采用平涂法 , “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色”(孙瀛洲) , 小件器上为一笔点划 , 这就是所谓“一支笔”的画法 。
10、元代瓷胎 , 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 , 有硬中见柔的感觉 。
11、除执壶、玉壶春瓶外 , 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 。 涩底上往往粘有釉斑 , 这是时代风貌 。
12、罐的造型多数为口大足小 , 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 。
碗、碟、杯的圈足较小 , 足墙较宽、较厚 , 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 有的器物底部可见明显的旋坯痕 , 个别有粘砂现象 。 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见凸乳 , 俗称“脐” , 为元瓷特征之一 。
13、大件器的胎体普遍厚重 , 小件器却都很薄 , 胎体大多薄于后世明朝同类器 。
而仿制品则不然 , 小件器也显得很厚实 。
14、除露胎较高的一些立件外 , 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处(胫部)常见指印痕 。
指印痕通常呈三个 , 系工匠捏着浸釉或刷釉时所遗 。 此现象 , 延续至明中期 。
15、入土之物 , 于器内的修胎痕(类似竹丝刷痕)上 , 常会出现土蚀痕迹(元器内壁多为荡釉、釉最薄 , 故竹丝刷痕处极易受到土蚀) 。
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 , 辨伪时值得重视 。
如何鉴别元青花瓷器?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1271—1368)时期 , 是景德镇的工匠的创新 。 元青花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 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 , 烧成温度提高 , 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 , 造型厚实饱满 。 胎色略带灰、黄 , 胎质疏松 。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 , 乳浊感强 。 这样 , 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 , 改变了釉面状态 , 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 , 釉表光泽柔和 。 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 , 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 , 无中等气泡过渡 。 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 。 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见气泡 , 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 , 和元青花惟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 。 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纹或棕眼 。 景德镇王掌柜认为元青花的鉴定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推荐阅读
- 青花椒如何保存不变色,新鲜青花椒如何保存不变色
- 如何致富项目,开个2元店一年能挣多少钱
- 如何鉴定元青花,鉴定元青花的几个土方法
- 如何做元宵,元宵的制作步骤简写
- 元青花如何鉴定,真正的元青花鉴定视频
- 如何当学霸,开学季学霸养成记元气充电站
- 如何折元宝,晚上为什么不能折元宝
- 如何叠元宝,佛纸元宝的24种折法图解
- 如何清洗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灯亮了有必要换吗
- 如何解三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快速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