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如何鉴定,元青花的鉴定绝招( 二 )


一、釉色
元青花的釉色白中微闪青 , 莹润透亮 , 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 。 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 , 抚摸釉面似糯米感 , 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 , 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 , 远看显黄褐色 , 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 , 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 , 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 , 从至正年间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 , 胎色多为偏白 , 微闪青 , 为含青的白釉 , 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
二、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 , 盘、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 , 也有显出鸭蛋青色 , 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 , 或偏黄褐等色 。 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 , 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 。 元代中早期(延祜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 , 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 , 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 。 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 , 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 , 小气泡多 , 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
三、使用青花的原料:
元青花发色不稳定 , 青花色泽晕散 , 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 , 浓厚处有黑色锈斑 , 俗称“黑疵” , 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 , 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 , 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 , 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 。 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 , 像潜伏在胎骨上 , 呈立体感似有闪动 。 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 , 晕散青花呈炸开状 , 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 , 青花纹饰紧贴釉面 , 微呈凹状 , 这也是鉴别元青花的基本要点 。

四、元青花瓷的造型:
从元代大件器物底部或残器断面 , 可观察到其胎色不够洁白 , 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 。 元青花虽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 , 提高了烧成温度 , 但是瓷化程度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 。 元瓷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 , 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 , 采用垫砂支烧方法 , 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砂底 。 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 , 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 , 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 , 俗称“火石红” 。 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一般不见窑红 , 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 , 但不见窑红 。 也有些盘底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 , 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
希望能帮到你 , 望采纳 , 谢谢
元青花瓷的元青花瓷器简易鉴定方法 首先元青花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青花加彩期 2.青花青白釉时期 3.至正型青花时期(成熟)
下面说重点的:你所指的应该是至正型的元青花(至正型也是典型的元青花)
首先鉴定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证 不能只看单一的一个方面

造型: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器形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常见器形
胎质:在露胎处可见火石红 并且有些器物会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 且有乳突
纹饰:★元青花独有纹饰 ①仰覆莲瓣纹分开绘画 不借边 (且边框勾线后填色)
②蕉叶纹中茎满色
③莲花叶为葫芦形
④牡丹叶肥大规整
⑤云纹为蝌蚪形
⑥竹尖叶向上
⑦梅的枝干上见刺状小枝
青花用料:官窑器用料为苏麻离青 该青料因含铁量高 所以可见铁锈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