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 三 )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 , 水流的样子 , 和悦的样子 。 用它修饰“招摇” , 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 , 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 , 水波轻涌 , 水质清澈 , 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 , 自在安闲 。 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
“在康河的柔波里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 , 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 , 文之经 。 ”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 , 创造这样的意境 , 全是为情驱使 。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 , 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 , 回归自然 , 融合自然 。 初到伦敦 , 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 , 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 。 这在徐志摩《康桥 , 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 , 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 , 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 , 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 , 有的是自由 , 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 。 说也奇怪 , 竟象是第一次 , 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 , 草的青 , 花的香 , 流水的殷勤 。 ”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 , 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 , 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在这首诗中 , 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 , 与大自然达成和谐 , 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 , 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 , “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 , 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 。 如:“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斯 , 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
第五~六节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5、6节 , 诗人接着梦的出现 , 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 。 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 , 撑一只长篙”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 不能放歌” ,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 , 将全诗推向高潮 , 正如康河之水 , 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 , 但在青草更青处 , 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 , 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 。 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 , 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 , 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 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 , 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 , 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 , 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 , 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 , 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 , 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 , 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 , 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 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