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内功教程全集 太极起势之前( 四 )



1、外形适应阶段 。 这个阶段由于人们习惯于跑步打球等位移运动,不习惯肢体静止的位静运动,所以容易出现“假疲劳”现象,表现为肢体酸痛、心猿意马、胸闷气短等 。 此阶段大约10天就过去了 。 站桩,大概15分钟是第一关,过此则很容易达到30分钟 。 30分钟是第二关,过此很容易达到60分钟以上 。
2、内在反应阶段 。 这个阶段有两种反应,一是正常反应,如“八触”等;二是退病反应或称排病反应,是真气冲击病灶的反映 。 此阶段一般在一个月到六个月 。
3、舒适得力阶段 。 至此则人体健康达到较高水平,具备武学潜力和为人治病的能力 。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四)

一、揉中法

1、仰卧,全身放松 。 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男子相反,或者用单手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点,沿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圆圈抚摩,先转小圈,圆圈逐渐向外扩大,直至扩大到整个腹部(见图),共36圈 。 完成顺时针方向的抚摩后,以逆时针方向顺前路线转圈,圆圈逐渐缩小,直至回到肚脐的中心点上(见图),共36圈 。 转动手掌时不要过于用力,慢慢抚摩,只需轻轻加一点压力 。 这样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抚摩动作,可以随意多次重复 。

2、第二种揉中法:仰卧,全身放松 。 以右手平放在中脘穴处(两乳连线中点为膻中穴,肚脐为神阙穴,此两穴连线的中点为中脘穴,道家也称黄庭),顺时针方向揉动,注意不是手在皮肤上画圈式的揉动(上一种方法是画圈式的揉动),而是手带着皮肉一起轻轻揉动,手与皮肤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 揉的时候,要做到轻浅,徐徐均匀用力 。 掌不离皮,也不乱动游离不定,意识轻附于掌下,勿离勿疾 。 一只手揉累了,再换手揉 。 如果练功者守中功法纯熟,推揉均匀得法,在揉的过程中可渐入睡眠状态,这是最佳火候,大大超过醒守中的效果 。 时间在十分钟到半小时左右 。 此法出自著名的《易筋经》 。

说明:揉中法,实为治疗胃病之良方!举凡肠胃诸病,皆可以此法治疗 。 另对五脏六腑均有益处,还可以减肥、去掉腹部脂肪 。

辅助内容

二、休息式——补元桩

1、此式可以做为混元桩手臂举累了时的休息姿势,也可以单独练习,是补充肾气、元气的特效功法 。
2、基本站立姿势同混元桩,两手放在后腰的腰眼处(肾俞穴),可以用手心贴住此处(称为正手补元桩),也可以用手背贴住此处(称为反手补元桩) 。 意念两肾有两团柔和的火球在燃烧,温热微烫的,很舒服 。
3、卧式补元桩:此法是某派密传,其实密传的东西都不复杂,但效果好 。 仰卧,手势同“反手补元桩”,手压在身下 。 意念手心与大地之地气相接(不论睡在多高的地方,如此想像即可),并不断吸入地气,再传入肾脏,只想一下即不再管它 。 睡前练习15分钟,大补肾脏元气 。

辅助内容:撞背功

一、方法
双足与肩同宽(起式姿势),站立于墙壁之前(或者找一棵表面没有疙瘩的圆粗大树),约相隔半尺,全身放松协调一致,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不要太重,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撞击时的接触部位是从上到下,要使整个背部逐渐都撞击到 。 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100次左右 。

二、原理
撞背功又名铁背功、山劲,原是习武者藉以提高后背抗击力及内脏抗震力的一种功夫 。 由于该功法易学易练,且健身效果显著,故在民间流传极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