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谱八劲解 杨澄甫传抄太极拳谱

平准腰顶解 顶为准头, 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 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 有平准在身, 则所谓轻重浮沉, 分厘丝毫, 莫不显然可辨矣 。 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株下, 胸门至尾闾间为一条线)歌曰: 上下一条线, 全凭两手转, 变化取分毫, 尺寸自己辨, 车轮两命门, 一纛摇又转 。 心令气旗使, 自然随我便, 满身轻利者, 金刚罗汉炼, 对待有往来, 是早或是晚, 合则发放去, 不必凌霄箭 。 涵养知多少, 一气哈而迷, 口授须秘传, 开门见中天 。 正功解 太极者圆也, 无论内外上下左右, 不离此圆也 。 太极者方也, 无论内外上下左右, 不离此方也 。 圆之出入, 方之进退, 随方就圆之往来, 方为开展, 圆为紧凑 。 方圆规矩之至, 孰能出此以外哉 。 如此得心应手, 仰高钻坚, 神乎其神, 是隐显微, 明而且明, 生生不已, 欲罢不能 。 太极轻重浮沉解 1.双重为病, 病于填实, 与沉之不同也 。 2.双沉不为病, 自尔腾虚, 与重之不一也 。 3.双浮为病, 病为漂渺, 与轻之不例也 。 4.双轻不为病, 天然轻灵, 与浮之不等也 。 半轻半重不为病, 半者, 半有着落, 所以不为病 。 偏轻偏重为病, 偏者, 偏无着落, 所以为病 。 因无着落, 必失方圆;半有着落, 岂出方圆 。 5.半浮半沉为病, 失之不及也 。 6.偏浮偏沉为病, 失之太过也 。 7.半重偏重为病, 滞而不正也 。 8.半轻偏轻为病, 灵而不圆也 。 9.半沉偏沉为病, 虚而不正也 。 10.半浮偏浮为病, 茫而不圆也 。 11.夫双轻不近于浮, 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 则为离虚 。 故曰上手轻重, 半有着落, 则为平手 。 除此三者之外, 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 自然致于外, 则清明在躬, 流行于肢体间矣 。 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 有掘井徒劳不及泉之叹 。 然方圆四正之手, 能表里精粗无不到者, 则已及大成, 又何虑有四隅以出方圆乎 。 亦即所谓"方而圆", "圆而方", 超乎象外, 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 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络筋脉, 力出于血肉皮骨 。 故有力者外壮于皮骨, 形也;有气者内壮于筋脉, 象也 。 气血功于内壮, 血于外壮 。 要之, 明于气血二字之功, 能自知力气所由来;知力气之所以然, 自知用力行气之各异 。 盖行气于筋脉, 用力于皮骨, 大不相侔也 。 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 武者用也 。 文功武用于精气神, 谓之文体;武功得文体于心身, 谓之武事 。 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 。 在"卷放"得其时中, 文体之本, 武事文为, 乃属于柔软文体也 。 在"蓄发"适当其可者, 武事之根, 文事武用, 乃属于坚刚武事也 。 精气神与筋骨, 乃文事武用;若坚刚武事, 乃心身内之骨力也 。 夫文无武之预备, 是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 是有用无体 。 独木难支, 孤掌不鸣, 不唯文体武事如此, 天下事, 事事皆如此理也 。 文者内理也, 武者外数也 。 有外数无内理, 必为血气之勇, 失去本来面目, 欺敌必败;有内理无外数, 徒思安静之学, 未知用以操战, 差微则亡耳 。 自用及于人, 文武二字之解, 岂可忽哉 。 沾粘连随解 提上拔高谓之沾, 留恋缱绻谓之粘, 舍己无离谓之连, 彼走此应谓之随 。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 非明沾粘连随不可, 斯沾粘连随之, 亦甚细矣 。 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 匾者不及之谓, 丢者离开之谓, 抗者太过之谓 。 要知此四字之病, 不但沾粘连随之功断, 且不明知觉运动矣, 初学者不可不知, 更不可不去此四病, 所难在沾粘连随中不许顶匾丢抗, 是所不易也 。 对待无病 顶匾丢抗失之对待也, 所以谓之病, 既失沾粘连随, 何能得到知觉运动?既不能知之于己, 焉能知人?所谓对待无病者, 乃不以顶匾丢抗对待于人, 要以沾粘连随对待于人耳 。 能如是, 不但无病, 知觉运动自然得之, 可以进于懂劲之功矣 。 对待用守中土歌 定之方中足有根, 先明四正进退身, 掤履挤按自四手, 须费功夫得其真 。 身形腰顶皆可以, 沾粘连随意气君, 运动知觉来相应, 神是君位骨肉臣 。 分明火候七十二, 天然乃武并乃文 。 太极圈歌 退圈容易进圈难, 不离腰顶后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 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 以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动急缓, 云龙风虎像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 久而久之出天然 。 太极四隅解 四正, 四方也, 所谓掤履挤按是也 。 初不知方能使圆, 方圆复始之理, 生生不已, 焉有出隅之手哉 。 缘人外之肢体, 内之神气, 甚难得方圆四正之功, 始出轻重浮沉之病, 则有隅矣 。 例如半重偏重之滞而不正, 自出采挒肘靠之隅手, 或双重填实, 亦出隅手也 。 病多之手, 不得已以隅手扶之, 使复归于方正圆中之内, 采用肘靠者, 亦由此以补其缺尔 。 夫日后功夫能至上乘者, 亦须获采挒之功, 使之仍归大中至正, 是则四隅之用, 乃扶体而补其缺者也 。 太极武事解 太极武事, 外操柔软, 内含坚刚, 常求柔软之于外, 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 非有心之坚刚, 实有心之柔软也 。 所难者内要坚刚而不施于外, 终柔软以迎敌, 即以柔软而迎坚刚, 使坚刚化为乌有耳 。 曰, 何以致之哉?其要, 非沾粘连随之功已成, 由于知觉运动得之后, 进为懂劲, 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之化境, 最后当可完成而致之矣 。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 倘功不及化境, 将何以能?是则懂得沾粘连随后, 乃能得其视听轻灵之功耳 。 太极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 常出顶匾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后, 又恐出俯仰断续之病 。 既未懂劲, 固然出病手;既已懂劲, 何以又出病手?盖劲似懂未懂之际, 正在两可, 断接无准, 故出病;神明尚犹不及, 俯仰无着落, 亦易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 非真懂劲, 不能不出此病也 。 故未真懂者, 乃由视听无由, 未得其确耳, 如知: 瞻、眇、顾、盼之视觉, 起、落、缓、急之听知, 闪、还、撩、了之运觉, 转、换、进、退之动知, 是为真懂劲 。 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 自得屈伸进退之妙, 如此屈伸动静, 开合升降, 自有由矣 。 由屈伸动静, 见入则开, 遇出则合, 观来则降, 就去则升 。 夫而后才能真及神明矣 。 明乎此, 日后岂可不慎行坐卧走站、饮食溺溷之功, 以协进其效, 是则可谓将及中成大成也哉 。 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 后练紧凑, 开展成而得之, 才讲紧凑, 紧凑成功后, 才讲尺寸分毫 。 盖尺位之功成, 而后能以寸位分, 寸位功成后以分位分;分位功成后, 以毫位分 。 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 。 然尺必十寸, 寸必十分, 分必十毫, 其数在焉 。 古云:对待者数也 。 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 然而虽知其数, 苟非有秘传, 又安能量之哉 。 注:此谱系沈家桢从杨澄甫老师处抄得, 共有四十三篇论文, 据云由其祖杨禄禅传下, 何处得来不知 。 其中有王宗岳论、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各一篇 。 但俱未注明作者姓名 。 兹摘录其中十四篇, 作者姓名待考 。 原题为《王宗岳谱》, 显为妄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