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曼青先生拳论《散手》探讨-魏坤梁 魏坤梁回复网友评论( 四 )


(六)“散手之方在五行”
郑曼青先生又明确地披露了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一个太极拳真传:“散手之方在五行” 。 就是说太极拳散手的根本基础是进退顾盼定的步法变化 , 或者说太极拳的步法是“沾粘连随”的基础部分 。 如果步法变化未掌握或不得法、甚至发生了双重 , 即使熟练地掌握了再多的太极拳散手招法、上肢与躯体的“沾粘连随”功夫再高 , 身上能发出再强大的劲力 , 往往也会是无用武之地 , 甚至仍然容易受制于人 。 步法为武术之基础 , 这也是所有中华武术的共性规律 , 当然这种共性中还存在着太极拳有太极拳的步法 , 外家拳有外家拳的步法的特殊性 。 太极拳到了懂劲阶段在步法上的反映就是融会贯通地掌握了进退顾盼定 , 只有这样 , 太极拳的武术应用才算达到了全面 。 所以 , 郑曼青先生说:“苟能懂劲且知方则用全矣” 。 现代太极拳界的许多人对于步法的悟练都不够 。 如推手只练定步的而不重视练活步的 , 以为武术应用时的步法仍然是练拳时的一板一眼 , 这样自然限制了“沾粘连随”作用的发挥 。 当然有不少人不认真学练定步推手 , 想用动步来弥补“沾粘连随”功夫捉襟见肘之不足这同样是十分错误的 , 因为不动步的“沾粘连随”尚未熟练 , 这种情况下的就进入动步推手锻炼 , 除了妨碍“沾粘连随”的学练进步外 , 往往所学练的“沾粘连随”也发挥不了最大的应有作用和难以进步的;但始终停留在不动步的推手锻炼 , “沾粘连随”就始终只是一个半成品 。 而“散手之方在五行”对于现代太极拳的学练正是十分重要的警诫之语 。
【原文】
余从澄师游七年① 。 为之所苦而难到者 。 只有一劲 。 曰接劲 。 能接劲 。 便是懂劲之极致 。 功候至此 。 余劲皆可弗论矣 。 接劲者 。 若如对方以球击我 。 稍一顶撞或截碰 。 皆弹出矣 。 此皆撞劲 。 非接劲也 。 球体轻 。 是以易于撞出 。 譬如球体重数百斤 。 亦能一撞而弹出乎 。 所以撞劲非如法 。 必须球来似能吸住 。 而复掷出 。 乃为接劲 。 缓速轻重皆能如法 。 则粘提听放② 。 已在其中 。 合吞吐之意③于霎那间 。 其劲正在分寸之际④ 。 庶乎⑤阶及神明矣 。 散手又复何论 。 我故曰 。 太极拳之所以过人者 。 无他 。 惟有一接劲而已 。
【注释】
①从澄甫师游七年——“游”即求学 , 如《墨子·公孟》:“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 叶大密先生1926年在上海创办“太极拳社”时 , 郑曼青先生就在“武当太极拳社”学练太极拳 。 1929年杨澄甫先生率徒南下 , 由于叶大密先生与濮秋丞先生的关系 , 郑曼青先生又得以跟杨澄甫先生学习太极拳 , 并约于1931年之后某年被杨澄甫先生正式收为弟子 。
②粘提听放——“粘”就是“沾粘连随”之运化 。 “提”就是运化中使敌人重心浮动不稳就象是被提起似的 。 “听”就是“听劲” 。 “放”就是“发劲”攻击 。
③吞吐之意--——“吞”就是将敌人引进 。 “吐”就是将敌人抛发出去 。 “意”指内容 , 也就是“吞吐”的动态 。
④分寸之际——为很短暂的时间 , 如《北史·高允传》:“闵湛所营 , 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 , 上文之“分寸之际”是对上一句“霎那间”的说明 。
⑤庶乎——将近、差不多 , 如《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其庶乎” 。
【今译】
我跟澄甫老师学习太极拳七年 , 为学习所苦恼而很难做到掌握的只有一劲 , 叫“接劲” 。 学练至能够“接劲” , 那便是到了“懂劲”的极高层次了 。 功候到了这一地步 , 其余的劲都可以不去讲究了 。 所谓“接劲” , 比如对方用皮球射击我 , 对飞射来的皮球 , 我稍稍一顶撞或截碰 , 皮球都会弹飞出去 , 顶撞或截碰都是属于“撞劲” , 不是“接劲” 。 皮球的体重轻 , 所以容易被撞飞出去 , 假如皮球体重有数百斤 , 也能一撞而弹飞出去吗?所以“撞劲”不是这“接劲”法 , 必须皮球射来似乎能将它吸住 , 然后又再将它抛扔出去那才是“接劲” 。 皮球飞射来无论是缓是速、其体重无论是轻是重都能够如上述之法应付 , 那么 , 粘提听放等法就都已在其中了 。 “接劲”包含了吞吐之技法动态于霎那间 , 其劲正是在这分寸之际 , 这样就差不多是“阶及神明”了 。 散手哪里又还有其它什么要论呢?我故而说:太极拳之所以过人之处没有什么其它的 , 只有这一“接劲”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