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生原则 三分养阳七分补阴



【春夏养生原则 三分养阳七分补阴】

春夏养生原则 三分养阳七分补阴

文章插图


“春夏养阳”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 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 。
谓春夏之时 , 自然界阳气升发 , 养生者宜顺时而养 , 须护养体内阳气 , 使之保持充沛 。 此时 , 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 。 尤其是常常倦怠乏力、脸色苍白、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的人 , 春夏更是温阳的好时机 。 但笔者认为 , 不能局限于“养阳” , 人体是阴阳的复合体 , 阴阳平衡是健康之本 , 阳虚的人还得“三分补阳 , 七分养阴” 。
一般来说 , 春夏养阳是对的 , 但不能单纯一味养阳 , 而是要从阴中求阳;秋冬养阴也是对的 , 也不能单纯一味养阴 , 必须要从阳中求阴 。 这是因为临床上单纯的“阳虚”或“阴虚”是很少 , 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 多见的是“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 。
临床上 , 对于老慢支等患者 , 遇到患者秋末冬初病情复发或加重 , 遵“秋冬养阴”之旨 , 投养阴润肺化痰止咳药 , 往往疗效差 , 有的反增胸闷痰多气喘等症 。 究其因 , 此类患者多是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 , 尤其是脾肾阳虚为主 , 改循“夫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 改用苓桂术甘汤或真武汤而获效 。 但是到了春夏之时 , 若再坚持温药和之 , 看来似乎符合“春夏养阳”之旨 , 但病人往往出现咽干口燥 , 咳嗽加剧 , 心烦少气等 。 即使不出现症状 , 也要给以“麦味地黄汤”或“八味肾气丸”之类的药物以治其本 。 如是能够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 至冬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
对于阳虚的人来说 , 补阳很简单 , 但养阴却不容易 。 纯粹温阳 , 很快就会出现阳亢伤阴 , 进而发生上火等不适症状 , 只有先把阴“养”起来了 , 才不会出现阳亢 。 其实 , 气虚的人同样也需先养阴 , 因为气属阳 , 血属阴 , 只是症状相对较轻 。 阳虚的人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脸色苍白、手脚冰冷、舌质淡、苔白、喜热食、消化不好、大便稀溏;如果没有感觉冷 , 只有倦怠乏力、四肢无力 , 那就是气虚 。
阳虚气虚的人 , 需三分养阳七分补阴 。 如果有阳虚的症状 , 如怕冷、腰酸腰冷、头昏耳鸣等 , 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来帮助滋阴补阳 , 且不上火 。 此外 , 平时还可以多用百合、沙参等滋阴润肺的中药材来泡水、熬粥、煲汤食用 , 在温阳的同时又能保证不上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