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高产黄秋葵栽培技术

黄秋葵, 别名秋葵、羊角菜、羊角豆、咖啡黄葵、植物伟哥、伟哥菜等, 属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 黄秋葵在我国引种的时间不长, 范围也极小, 主要用于出口日本及台湾等地 。 目前黄秋葵已作为人们热捧的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 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 更是老年人最好的保健食品 。 黄秋葵适应性强, 生长旺盛, 很少有病虫危害, 种植黄秋葵简单易行, 花工不多, 用种少, 成本低, 效益高等优点 。 现将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黄秋葵品种选择

无公害高产黄秋葵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园果种和棱果种;按果实长度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按果实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红秋葵);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 。 在本地区, 宜选用“台湾五福”、“东京五角”、“美丽五角”等品种, 一般每亩产量为1000~2000kg 。 2 黄秋葵的栽培季节 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黄秋葵春、夏、秋季均可栽培, 但以春播为主 。 3~4月播种, 5~9月收获;5~6月播种, 7~10月收获;7月播种, 9~11月收获 。 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培, 正季以露地栽培为主 。 3 整地作畦 施底肥 。 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深翻土地20~30cm, 每667㎡用种约0.5kg, 耙平作畦, 一般以1.2m高畦;沟深25~30 cm;每667㎡穴施入腐熟人畜粪水3000kg、复合肥30~40kg作底肥, 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 3~5d后定植 。 4 播种育苗 黄秋葵为直根系, 根再生能力较弱, 春露地栽培常采用直播 。 黄秋葵种皮较硬, 播前用20~25℃温水浸种浸种24h, 每隔5~6h清洗换水l次, 取出后放在25~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 约75%露白后播种 。 每667㎡用种约0.5kg, 覆土约1cm, 约5~6d即可发芽出土, 苗龄25~30d 。 5 定植黄秋葵 定植时关键技术是带土移栽, 应尽可能地保护其根系不受损伤 。 即苗床育苗的, 起苗时应多带护根土;盆、钵及营养袋育苗的, 要保持钵、盆、袋土不散开 。 苗龄不宜过长, 苗株不宜过大, 当幼苗具有2~3片真叶时定植, 每畦种两行, 行距70cm, 株距40~50cm, 每667㎡种植1800~2000株 。 定植后施足定根水, 以利成活 。 6 田间栽培管理 黄秋葵植株高大, 易倒伏, 因此生产前期应勤中耕除草和培土2~3次, 并立支柱, 防止植株倒伏 。 黄秋葵生育期长[www.cyonE.com.cn/], 其嫩果采收期可长达100d左右 。 因此, 除在栽植前施足底肥外, 还应及时巧施追肥 。 追肥以有机肥为主, 适当配施磷钾肥:定苗或定植后5~7 施1次提苗肥, 每667㎡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 kg、尿素3~5kg;开花结果前期(定苗或定植后25~30d)施第二次追肥, 每667㎡施腐熟人畜粪1500kg、氯化钾5~8kg;开花结果盛期再重施1次追肥, 每667㎡施腐熟人畜粪2000kg, 氯化钾8~10kg 。 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 但不能滥施, 以免发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的现象 。 黄秋葵开花结果期间, 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减少养分消耗, 应及时摘除基部(座果下部)老叶 。 黄秋葵喜湿, 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 尤其是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 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 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 但水分也不能过多, 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以利植株正常生长,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7 病虫害防治 。 黄秋葵抗病力很强, 一般病害很少, 但应重视“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及生态防治方法,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 确需使用化学农药时, 要科学、合理, 保证其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和对生态环境无污染 。 虫害主要是蚜虫, 可用吡虫啉类农药如10%一遍净、10%蚜虱净、10%大功臣等3000倍液防治 。 由于黄秋葵采收间隔日期短, 所用药剂一定要选用无公害蔬菜的适用农药, 喷雾时尽量不要喷在花器或嫩果上 。 8 采收黄秋葵 黄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 花谢后2~4d可采收嫩果, 一般嫩果长到长6~7cm, 横径1.5cm、约12g左右重时即可采收上市, 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 荚长都不要超过10cm, 采收过早产量低, 采收过迟纤维重不能食用 。 收获前期一般2~3d采收1次, 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 收获中后期一般3~4d采收1次 。 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 采收时应戴上手套, 否则皮肤被刺, 奇痒难忍 。 一般每667㎡产量1000~2000kg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