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别意境,隐逸意境,思乡意境的有关知识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
短短的“二十字”将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怀 , 夜深之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灼热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 构成了极其浓郁的思乡意境 。 可是 , 时代变迁形成了古代汉语与现代语言的差异 , 拉远了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 , 也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困难 。
本诗虽只短短20字 , 如果只按传统教法 , 读读、写写、背背 , 不创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诗意境界和审美心理状态 , 就不能促成学生与诗人“心灵”的相会 , 更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古诗教学 。 在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 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 促成学生与诗人的“心灵”相会 。
诗境之一:走入静夜置身诗人环境 “你头脑中的夜晚是怎样的?安静的夜里 , 大伙在做些什么呢?古代大诗人李白在这样安静的夜晚在想些什么呢?”伴随着《思乡曲》 , 教师轻声地与孩子们交流着 , 并结合学生的感受板书课题“静夜思” , 一切都是那么轻轻悄悄 , 努力结合诗营造一种静谧的意境 。 学生也受了音乐的感染 , 读课题时全然进入了角色 , 读得格外的静 , 话音显得格外的深幽 。
孩子们伴着那略带忧伤的思乡曲 , 脸上写满了沉静 , 他们不自主地低吟着 。 那纯真的表情 , 那动人的声调 , 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诗意”的魅力 。
评析: 按常规 , 这个片段是对课文的整体感受 。 若只是一般化地读 , 那种感受只能是生硬的、只触及到文字层面的感受 。
而一旦创造出与课文诗意境界相和谐的课堂教学意境 , 就一下子触及到文字的内在意蕴——诗人、古诗及诗意的“心灵” 。 这里 , 教师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诗意的媒体音乐 , 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诗人的心灵相会 。
有了这心灵意会 , 教学就有了真趣和诗意 。 如果教学只局限于古诗 , 不超越古诗 , 不站在更高更广阔的境界对古诗意境进行创造性地开掘、拓展和建构 , 那教学只能是狭小和低层次的 , 同时也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古诗的内涵 , 感受古诗心灵的 。
诗境之二:走进诗中获取诗人感受 教学了生字、生词 , 教师又反复引导学生读课文 , 有的学生已经能背诵全诗 。 清幽的音乐再次在教室里流淌 , 画面上的月光洒落在诗人的床前 , 教师的话语很抒情:“明亮的月光洒落在你的床前 , 好像是;好像;好像是 。 ”
不再把孩子置身于诗外 , 而是让他们忘却自己的身份 , 融入到诗中去 , 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获取直接的感受 , 从而与诗人心灵相同 , 引起共鸣 。 孩子们的想象力马上被激发起来了 , 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我的床前 , 好像铺了一地的珍珠粉 。 ”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我的床前 , 好像给我的房间罩上了一层白色的面纱 。 ”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我的床前 , 好像是一阵烟 。 ”
…… 评析: 有了这个环节 , 教学的境界和内涵就显得开阔和丰富了 。 教师也完全不必再画蛇添足地设计“为什么诗人以为地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这样的问题了 ,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包含在上面的教学环节里了 。
在小学生的心灵中 , 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如“疑是地上霜”) , 哪里有这个环节这么真切、生动和富有情趣啊! 孩子们的心灵是蕴藏丰富的矿藏 , 但他们自己很难凭空发现、发掘和发展 , 必须在教学中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诗意情境 , 才能实现自我的发现和发展 。 如果说 , 上个教学环节已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灵有所拓展和丰富 , 但是还不够 , 还要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大的空间再加拓展和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