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青 每一首杨立青的作品都值得回味


杨立青,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杨立青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及现代作曲技法、管弦乐配器技法的研究。论着有《管弦乐配器教程》《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简述》等。音乐创作涵盖管弦乐、室内乐、声乐套曲、电影音乐等多种体裁,主要作品有声乐套曲《唐诗四首》《洛尔迦诗三首》、交响叙事曲《乌江恨》、管弦乐《忆》《节日序曲》、交响舞剧《无字碑》(与陆培合作)、二胡与乐队《悲歌》、中胡与乐队《荒漠暮色》、电影《红樱桃》音乐、室内乐《思》等。
文章来源|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百度
整理编辑 | 田艺苗的田
2013年6月10日,杨立青教授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1岁。
杨立青
说起杨立青先生,德奥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副教授金汤用这段纪念文字表达了她与杨立青20多年的感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幸得到杨立青先生的指导,可以追溯到我还在上音附中时期。那时,只要有可能,总希望听听他的指教,因为杨立青先生学识渊博,他的指点更让我在钢琴以外的音乐知识上受益颇多。往来多了,也逐渐了解到杨老师的生活,知道他人生经历丰富,跌宕起伏,有许多不容易的地方。但每次和他在一起时,他总是那么和颜淡定,平易近人,特别谈论到音乐话题的时候,尤其专注投入,浑然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印象最深的是他家里塞得满满的书籍、乐谱,还有大量的唱片,其中有关现代音乐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音乐学院的图书馆。
后来,他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但他待人一如既往,没有任何架子。从头到尾和他在一起的感觉是,他是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一个严谨的学者,一个任何身份都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领导”,一个“官员”,一个“上级”,甚至一个“长辈”。正如他的弟弟杨友清先生在悼念他时所说:“他是一个在音乐和工作中忘我的人,是一个重视感情和精神的人。”
——唐瑾
杨立青先生已经去世七年了,
但他的作品和精神长留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

2013年11月29日,唐瑾于上海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取名为“从莫扎特到杨立青”,她在音乐会中演奏了杨立青六十年代创作的《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曲风深沉抒情。

这部作品由唐瑾在2009年第二届尚银当代周首播。当时也是作曲家自己导演的。虽然杨先生去世了,但他对老师杨立青一定是又感激又怀念。
【杨立青 每一首杨立青的作品都值得回味】
九首钢琴曲包括《牧羊歌》《卖菜歌》《伤心歌》《对歌》《纺歌》《情歌》《量产》《山歌》。这些作品组合在一起,具有不同的质感与和谐,意境、趣味、速度、力度与紧迫感,对比与交织,异彩纷呈,各有千秋

第九段是整首歌的最后一段,也是最长的“民歌”,以变奏曲的形式写成。运用多种钢琴织体,最终达到了一个宽广的、颂歌式的高潮,将整套音乐带向了圆满的结局。
唐瑾回忆:杨老师曾说过这套曲目描绘的就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纯朴、清新的山区生活风貌。每一首小曲就像一副栩栩如生的画卷,而标题当然也与乐曲意境紧紧相扣,比如《牧羊歌》、《卖菜歌》、《纺织歌》等等。记得第一次弹给杨老师听后,我们对某些段落的速度进行了讨论,他一如既往的宽容大度,让我在演奏时充满自信,并且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