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有益健康的“良药”

心平气和,有益健康的“良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心平气和,有益健康的“良药”】国人历来重视精神对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重要作用 , 《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就提出“恬淡虚无 , 真气从之 , 精神内守 , 病安从来” , 是千百年来国人养生治病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 。《黄帝内经·刺法论》也明确提出“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
心与情志
心在中医学概念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 被称为“君主之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 , 君主之官 , 神明出焉” 。君主 , 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心主神明 , 主血脉 , 居脏腑中最重要位置 , 故称之为“君主之官” 。
心平气和,有益健康的“良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心对血的这种主宰功能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反映出来 , 其中用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主要是面色、舌色、脉象和人胸部的直接感受 。
如人的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脉象平和有力、胸部感觉舒畅 , 就标志着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如出现了与上述情况相反或相违的表现 , 相关的疾病就要发生了 。
若面色赤红、舌色赤红、脉速加快、胸部烦闷 , 是心火过盛的表现;若面色无华、舌色淡白、脉细无力、心悸心慌 , 是心血亏虚的表现;若面色深紫、舌色青紫、脉象艰涩、胸部憋闷 , 是心血瘀阻的表现 , 多见于心脏的重证或危证 。
神志 , 是人的精神意识 , 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独具聪明智慧表现的主要指征之一 , 而神志的主宰者也是心 。
心藏神 , 心主思 。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也有“遇事好好想想”“要多长个心眼”等口头语 。这些话的中心意思都是一个:心是人体主管思维的器官 , 既要把握全局 , 考虑身边的大事;又要调控七情的发生与变化 , 使人在波澜翻滚的思潮中正常生存 。
心的这一功能正常 , 人就表现出聪明、理智、敏捷、灵活 , 健康长寿的机会相对就多;反之 , 人就会表现出愚笨、粗鲁、迟钝、固执 , 疾病和灾难的发生率相对就要高些 。
心平气和,有益健康的“良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现代临床上 , 一些心脑疾患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和对心脑疾病同治收到的理想效果 , 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心与脑关系的不可分割性 。
心与健康
自古道 , 君明则国昌 , 主健则体安 。心的生理状态正常 , 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则发挥有序;心的生理状态出现问题 , 也势必要影响到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 。一损俱损 , 既符合大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 , 又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 。
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 , 充足的心血供应和灵活的神志发挥 , 使人的五脏六腑处于平稳运行中 , 人体这个小天地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环境 , 疾病就很少发生 。一旦人的这种平和心境被打破 , 心理因素造成的机体失衡状态立即就会发生了 。
各种不平静因素形成的兴奋灶不时成为人思维中的优势中心 , 并不断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操纵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 , 使人生出多种疾病来 。
有人对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了胆固醇浓度变化的系统测定 , 发现在高考前一年的平静状态下 , 其浓度处于最低值 , 在备考的一年中 , 处于不断升高的变值 , 在参加高考的前夜 , 达到最高值 , 然后又逐渐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