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怎么养生最好中医养生包括哪些

1、秋天到了,秋季养生的知识?最好要详细啊!
秋季养生食谱
秋季 , 指我国农历7、8、9月 , 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 。秋季 , 暑夏的高温已降低 , 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 , 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 。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 。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 , 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 , 所以秋季您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 。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 , 阳消阴长 。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 , 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 , 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 , 以清润甘酸为大法 , 寒凉调配为主要 。
营养原则
秋季三个月的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 , 多食酸味 , 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 , 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 。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 , 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 。饮食以滋阴润肺 , 回收阳气为主 , 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 。多食性温之食 , 少食寒凉之物 , 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 。由于天气干燥、凉爽变化不同 , 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 。
补肺润燥 , 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 。一方面 , 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 , 以防止嘴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 , 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 , 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 , 产生疾病 。早晨饮淡盐水 , 晚上饮蜂蜜水 , 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 , 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 。总之 , 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 , 既不可过热 , 又不能太凉 , 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 。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
2.肉蛋奶的选择:
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类等 。
3.蔬菜的选择:
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
4.水果的选择:
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
5.其它:
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
饮食禁忌
在秋季 , 宜多食温食 , 少食寒凉之物 , 以保护颐养胃气 。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 , 会导致温热内蕴 , 毒素滞留体内 , 引起腹泻、痢疾等 , 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 , 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
1、秋季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 , 多食助燥伤阴 , 可以加重内热 , 使燥邪侵犯人体 。
2、秋季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油腻食物 , 秋季食用后难以消化 , 容易积于肠胃之内 。加之脾胃功能较弱 , 食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 , 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 。
3、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获的季节 , 也是囊蚴最多的季节 。如荸荠、茭笋、菱角等 , 它们大都质白鲜脆、清凉爽口 , 吃起来味道很美 , 并有清热解毒、开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医用功效 。但是 , 生吃这类水生植物 , 极容易导致姜片虫的感染 , 使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 , 甚至形成溃疡 , 一般常伴有腹泻、食欲不振;儿童感染后 , 会出现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少数情况严重者 , 可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 。因此 , 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 。
4、秋季忌吃肥甘食品:中医认为 , 秋季主肺气 , 肺主辛味 。如果肺气太过 , 往往会导致肝气抑郁 。秋燥易伤津液 。因此 , 在饮食方面 , 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 , 忌吃肥甘食品 。
一日参考膳食
早餐:红薯、大米、玉米面、鸡蛋、茄子等 , 如红薯粥、玉米饼、煮鸡蛋、凉拌茄子;
加餐:果汁一杯;
午餐:大米、莲藕、红豆、羊肉、百合、西兰花、紫菜、番茄等 , 如米饭、莲藕红豆煲羊肉、百合炒西兰花、西红柿紫菜汤;
加餐:苹果;
晚餐:粳米、红枣、莲子、菠菜、绿豆芽等 , 如:红枣莲子粥、包子、菠菜绿豆芽 。
备注
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 因此 , 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 , 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季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
1、调理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年老胃弱者 , 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 , 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 , 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 , 少吃辛辣刺激食品 , 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
2、早起早睡: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 早起以舒达阳气 。近代研究表明 , 秋天适当早起 , 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 , 舒展活动一下全身 , 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这类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 , 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 , 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 , 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
3、增强体力:秋天气候渐冷 , 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 , 有意让机体冻一冻 , 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 , 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 , 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 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 , 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 , 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
4、预防疾病:秋末气候转凉 , 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 , 极容易导致猝死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 , 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 , 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 。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 , 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 , 以防万一 。
5、预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 , 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 , 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 , 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 重视补充机体水分 , 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 。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 。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 , 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 , 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
6、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 , 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 , 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 , 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 , 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 , 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 , 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 , 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
7、适时进补:常言道:“秋季进补 , 冬令打虎” , 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 , 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 。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 , 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 否则适得其反 。还要注意进补适量 , 忌以药代食 , 提倡食补 。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 , 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 。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 , 则功效更佳 。
8、多饮汤水:秋季空气干燥 , 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 。一般人宜用食补 , 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 , 如花生鸡爪汤、莲藕牛肉汤、菠菜猪肝汤、萝卜排骨汤等 。还可食用有利尿解热作用的寒凉类水果 , 如苹果、雪梨、柑橘、荸荠、葡萄等 , 可补充大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秋季气候干燥 , 口渴感强 , 但不宜多饮含气体的饮料 , 可选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 , 频频饮服 , 既可补充体内水分 , 又可起保健治疗作用 。


秋季养生的8大注意事项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 , 立秋一到 , 虽然天气早晚凉爽 , 但是白天还是有秋老虎的肆虐 , 所以人的身体很容易会出现倦怠、乏力等现象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原则 , 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 , 但进补不可以乱补 , 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


1.忌无病乱补 。
没有病乱补 , 既大大增加了开支 , 又害了的自身的健康 。如过量服用鱼肝油可引起中毒 , 如果长期服用葡萄糖不仅会引起发胖 , 还可能引起血中胆固醇的增多 , 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2.忌虚实不分 。
中医的治疗原则:虚者补之 , 不虚症的病人不可以用补药 , 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之分 , 在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病症只有这样才能补益身体 , 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 会大大伤害身体 。
3.忌多多益善 。
在补药的时候千万别过量 , 任何服用补药过量都有害健康 。我们平时都认为“多吃补药 , 有病治病 , 无病强身”其实这样认为是不科学的 。如果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 , 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
4.忌凡补必肉 。
肉类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佳品 , 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 , 并且味美可口 。但你是否知道肉类食物不易消化吸收 , 如果长吃多吃的话 , 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 , 常常不堪重负 , 而肉类在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 , 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 , 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 。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 ,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
5.忌以药代食 。
你知道吗?药补不如食补 , 重药物轻食物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 , 因为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例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 , 顺气宽胸 , 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日常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良品 。
【秋季怎么养生最好中医养生包括哪些】6.忌重“进”轻“出”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 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 , 顿顿油腻 , 这些食物新陈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 , 而虽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 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 , 这种新观念主要是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 , 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 , 提倡在进补的同时 , 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
7.忌恒“补”不变 。
有一部人喜欢按自己口味 , 专们服用某一种补品 , 这样多年不变的发展下来成“偏食”、“嗜食” , 这些对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 , 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 长时间服用会影响人体内的营养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来说 , 不但对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 而且还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 , 并且在不同的季节 , 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 , 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 不能恒补不变 , 一补到底 。
8.忌越贵越补 。
很多人认为越贵的越好 , 像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可能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食疗价值 , 而像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 , 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另外 , 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 , 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 , “缺什么 , 补什么” , 不要凭贵贱来分高低 , 尤其是老年群体 , 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 秋季如果想做好养生保健的话 , 一定要注意以上8大问题 。
肠胃不好不能吃什么 10种食物千万别吃
炸鸡块、巧克力、柑橘类果汁、辛辣食物、薯蓉、生洋葱、雪糕、西兰花和生包心菜、豆类、无糖香口糖
2、急救!秋天有什么养生保健的好办法啊?
秋季养生保健方法
秋季有三个月 , 始于农历立秋 , 止于立冬 , 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风、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秋季 , 是万物成熟、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气候由热转寒 , 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 , 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因此 , 秋季养生要顺应阳气渐降、万物收敛的特点 , 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 , 皆以养收为原则 。
精神调养秋内应于肺 。肺在志为忧 , 悲忧易伤肺 。肺气虚 , 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 , 易生悲忧情绪 。秋高气爽 , 秋天是宜人的季节 , 但气候渐转干燥 , 日照减少 , 气温渐降 , 草枯叶落 , 花木凋零 , 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 , 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因此 , 秋季精神调养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 , 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 , 维持心理平衡 , 做到内心恬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 , 不要悲伤忧思 , 以收敛神气 , 免受肃杀之气、凋零景象对人体的影响 , 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 , 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秋三月 。。。使志安宁 ,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 , 使肺气清 , 此秋气之应 , 养秋之道也” 。
起居调养秋季 , 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 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 , 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 , 早起 , 使肺气得以舒展 , 且防收之太过 。初秋虽然渐凉 , 但盛夏余炎未全消失 , 有时正午炎热 , 或冷热多变 。因此 , 秋后要防秋凉之袭 , 不要贪求一时之快经常赤膊露体 , 民间则有“白露身不露”之说 , 深秋气寒而燥 , 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以免寒凉外侵 。但亦不可增加过多 , 以使机体逐渐适应及增强对寒冷气候的耐受能力 , 为“冬藏”作好准备 , 此即符合“春捂秋冻”之理 。秋天气候多变 , 有寒热之异 , 温燥、凉燥之别 , 有时冷热变化无常 , 故秋天应多预备几件秋装 , 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 , 以便据天气变化而随时增减衣服 。
秋天气候干燥 , 常使人感到皮肤干燥 , 甚则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 , 所以必须保持室内一定湿度 , 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大汗淋漓而耗气伤津 , 秋季人之精气内敛 , 尤要防劳伤 , 以免阴气外泄 。
饮食调养秋季肺金当令 , 肺气通于秋 , 故此时肺气偏旺 , 不宜再补 。肺主辛味 , 酸能入肝 , 辛能胜酸 , 故秋季要减辛味食物以平肺气 , 增酸味食物以助肝气 , 以防肺金太过盛肝气郁结 。应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 多食一些酸味果蔬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欲收 , 用酸以收之 , 用酸补之 , 辛泻之” 。《摄生消息论》说:“当秋之时 , 饮食之味 , 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故秋季的饮食原则是“减辛增酸” 。
秋燥易伤津 , 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 , 宜食麻以润其燥 , 禁寒饮” 。秋季时节 , 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梗米、蜂蜜、枇杷、菠萝、乳晶、梨等柔润食品 , 以养肺益胃生津 。秋季气候渐凉 , 若过食寒凉生冷之品 , 会伤及脾胃 , 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应注意 。
运动调养秋季 , 天高气爽 , 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 为增强肺的功能 , 抵御秋燥 , 可多做“静功”锻炼 。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 , 亦须配合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动功”锻炼 , 亦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 进行耐寒锻炼 , 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 , 提高抗病功能 , 亦为抵御冬寒作好准备 。如青年人可打球、爬山、游泳、冷水浴锻炼等 , 年老体弱者可打拳、慢跑、散步、做操、跳健身舞、骑自行车等 。
防病保健秋季又是肠炎、痢疾、疟疾、乙脑等疾病的多发季节 , 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 不喝生水 , 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搞好环境卫生 , 彻底消灭蚊虫 , 防止蚊虫叮咬 , 消除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染疾病的主要媒介 。
秋季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 , 故常称之为“秋燥” , 肺喜润恶燥 , 燥邪最易伤肺 。所以秋季可选服一些益气滋阴、宜肺化痰的中药 , 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母、胖大海等 , 以预防秋燥的发sheng.

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 , 秋天虽然秋高气爽 , 气候适人 , 但是秋季是一个阳消阴长的季节 , 立秋至处暑 , 秋阳肆虐 , 温度较高 , 加之时有阴雨绵绵 , 湿气较重 , 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 故有“秋老虎”之说 。许多身体虚弱的人因不能适应气候的转变 , 容易伤风感冒 , 旧病复发 , 难度多事之秋 。
究竟如何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 搞好秋季养生保健呢?带者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河北省中医院院长、著名中医专家李佃贵教授 。李佃贵教授介绍 , 进入秋天之后 , 从天人相应来看 , 肺属金 , 与秋气相应 , 肺主气司呼吸 , 在志为忧 。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 ,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 , 桦木凋零 , 万物萧条的深秋景象 , 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 , 易产生抑郁情绪 。李教授还引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 ,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 使肺气清 , 此秋气之应 , 收养之道也”他说对于中老年人 , 应该做到“心无其心” , 才能“百病不生” , 养成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乐观开朗 , 宽容豁达 , 淡泊宁静的性格 , 收神敛气 , 保持内心宁静 , 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 方可适应秋季气候的变化 。建议老年人 , 最好经常到室外活动 , 饱览胜似春朝的秋景 , 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古人云:“春捂秋冻 , 不生杂病” 。李教授介绍这个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 , 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对“秋冻” 有正确的理解 , 科学领悟其中真髓 。
立秋以后 , 冷空气势力将逐渐加强 , 活动趋于频繁 , 气温明显下降 , 昼夜温差增大 , 且“一场秋雨一场寒” 。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 , 应该未“寒”绸缪 , 注意加强御寒锻炼 , 提高抗寒能力 , 以便在强冷空气和寒冬季节到来时也能够适应气候环境 , 避免由于气象原因诱发或加重病症 , 如流行性感冒、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 。李教授提醒大家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 , 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 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 , 能穿短袖衬衫 , 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 , 尽量不加外套 。不过 , 凡事都应有个限度 , “薄衣御寒”也不能过头 。到了深秋时节 , 遇天气骤变 , 气温明显下降 , 阴雨霏霏 , 仍是薄衣单裤 , 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 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 引发感冒等病 , 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 , 若不注意天气变化 , 防寒保暖 , 一旦受凉感冒 , 极易导致旧病复发 。寒冷刺激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 , 周围阻力增加 , 使交感神经兴奋 ,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 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 。寒冷刺激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上升 , 血液黏稠度增加 , 导致血栓形成 , 危及生命和健康 。因此 , 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 , 适时地增减衣服 , 做到“秋冻”有节 , 与气候变化相和谐 , 方为明智之举 。
立秋之后 , 天气渐凉 , 气候干燥 。人在经过夏季之后 , 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 , 此时如受风寒 , 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疼、腹泻等多种病症 , 故金秋需慎保健 。李教授给大家列举了一些养生方法 , 以供参考:
一、饮食调养 , “清润”为上 。秋季易伤津液 , 要适当多饮些开水 , 多吃些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 如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梨、柿子、香蕉等 。暮秋时节 , 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 , 进食滋补食品易被肌体消化、吸收和藏纳 , 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 , 增强人的体质 。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 。
二、勤习吐纳 , 防燥保健 。中医素有“肾液为唾”之说 , 认为唾液的盈亏与肾的盛衰息息相关 。因此 , 应经常做漱泉术 , 即每日清晨洗漱完毕 , 于静室内闭目静坐片刻 , 先叩齿36下 , 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 , 待口中唾液满 , 漱练数遍 , 分三次咽下 , 并用意念送至丹田 , 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 , 呼气时口唇微张 , 但不要出声 , 如此反复36次 , 对预防秋燥大有裨益 。
3、加强锻炼 。秋天的气温变化较大 , 早晚温差悬殊 , 体质较好的人衣着以轻装薄素为宜 , 不可骤增厚衣 , 应适当受些寒凉 , 以逐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抵抗力较弱的人 , 宜逐渐增衣 , 切不可骤增骤减 , 以防寒气侵袭 , 诱发新病 。另外 , 还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 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 提高肺的功能和机体的耐受能力 , 以抵御秋燥肃杀之气 。
4、多吃水果 。金秋 , 正是各类果品上市之时 , 而这些水果由于各自的成分不同 , 对不同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 因此“对症食果”会对自己疾病的恢复有一定的好处 , 以下介绍一些常见水果的疗效 。
梨:称为“百果之宗” , 性味甘寒 。生食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作用 。煎水或加蜜熬膏 , 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
苹果:其性味甘凉 。生食或熬膏 , 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 。
柿子:味甘涩 , 性寒 。红软熟柿有清肺胃蕴热、生津止渴作用 。生食还有润肺祛痰、止咳、解毒功效 。
石榴:味甘酸、涩温 , 中医上具有主治咽喉燥渴、赤白痢腹痛 , 崩中带下 , 漏精脱肛的较强收敛作用 。
板栗:其性味甘温 , 入脾、胃、肾三经 , 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 。栗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
猕猴桃:性酸 , 味甘寒 , 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 , 解热除烦的效能 。
柑桔:其性凉、味甘酸 , 具有开胃健脾、止渴生津的功效 , 其果、核、叶、络、根均可入药 。
橄榄:味甘酸、性平 。口含鲜橄榄嚼汁频咽、化痰消积、开胃下气 , 解毒生津的作用 。
柚子:甘酸 , 性寒 。其果汁能和胃化滞 , 生津解渴 , 助消化 , 解酒毒功能 。
山楂:甘酸微温 , 具有很好的开胃消食 , 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 。又能降低血压和血脂 , 软化血管 , 活血通脉 。
大枣:其味甘性温 , 是补中益气 , 养血安神之佳品 。

郊游登山 。秋天是旅游登山的黄金季节 。郊游登山活动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 , 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 。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秋日郊游登山 , 能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 , 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 且有效地抵御秋燥肃杀之气的侵犯 。

多做运动 锻炼好身体

秋凉宜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 且秋天昼夜温差较大 , 应随时增减衣服 , 以防止秋凉感冒 。但为了提高人体对冬天的御寒能力 , 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 , 特别应进行秋冻 , 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的与秋凉“接轨” 。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
调理饮食 。秋季气候干燥 , 空气温度低 , 汗液蒸发快 , 应多补充些水分以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 , 平时可多吃苹果和绿叶蔬菜 , 以助生津防燥 , 滋阴润肺 。但秋天不应贪食瓜果 , 以防坏肚而损伤脾胃 。也应少用葱、姜、蒜、韭菜及辣椒等温燥热食物 , 否则夏热未清 , 又生秋燥 , 易患温病热症 。适当吃些高蛋白食物 , 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 , 使人的大脑产生一种特殊物质 , 可消除抑郁情绪 。
郊游登山 。秋天是旅游登山的黄金季节 。郊游登山活动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 , 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 。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秋日郊游登山 , 能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 , 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 且有效地抵御秋燥肃杀之气的侵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