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山魔芋”的籽

    小时候我跟着大人们到田间地头种庄稼 。每当大人们除草 , 或耕地 , 或收割时 , 看到“山魔芋” , 就会立即让我把大人们挖出来的籽收集好 , 或者让我去挖“山魔芋”的籽 。      那时 , 我并不知道“山魔芋”是什么 , 只听到大人们说 , 夏天过一半的时候长熟的一种药材 , 有一个美妙的名字叫作半夏 。我们当地叫作山魔芋 。其实 , 挖“山魔芋籽”卖钱并非一件容易事 , 先得从山坡上、田间地头、土坎里把“山魔芋籽”原料采集回来 , 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山魔芋籽”外面的一层皮 , 最后放在晒坝里将其晒干 。若是遇上天气不好 , 阳光较少的情况 , 还得将其放在火炉上烘干 。一颗又一颗、一点又一点、一斤又一斤地将“山魔芋籽”采收、炮制、晒干、收集 , 等到一年一季的“山魔芋籽”采收季节完后 , 一并提到集市去卖 。      后来 , 我当了一名中医师 , 也知道了家乡的“山魔芋”就是中医学中的中药半夏 ,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 , 用于痰多咳喘 , 痰饮眩悸 , 风痰眩晕 , 痰厥头痛 , 呕吐反胃 , 胸脘痞闷 , 梅核气 , 痈肿痰核等 。生半夏具有毒性 , 需炮制后才能服用 。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名的半夏泻心汤和《金匮要略》中著名的半夏厚朴汤 , 就是以半夏为君药的有名经方 。      时光荏苒 , 光阴似箭 , 我成为一名中医师已有20年的时光 。每当我握着笔在处方签上画下半夏的药名时 , 儿时采挖“山魔芋”的一幕幕场景立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      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侄子叶小三 , 大手大脚把他父母留下的家产给折腾光后 , 只好到叔叔叶天士家里借钱度日 。      叶天士心想必须让他能够自立起来 。想到这里 , 叶天士说:“小三呀 , 这几两银子你先拿去用着 。不过我也不是开钱庄的 , 今后还得靠你自己了 。先教你一个应急的办法:从今往后 , 你天天去扫大街 , 把苏州城里的梧桐叶都收集起来 , 晒干整好收藏在你的屋里 , 到时候自有大用场 。”       叶小三回去真的扫起了大街 。很快苏州城里的梧桐叶全都给叶小三扫了去 , 将梧桐叶整整装了三间屋 。苏州城里的老百姓觉得叶小三发疯了 。      第二年开春 , 苏州一带突然发生了瘟疫 , 蔓延很快 , 来势凶猛 。叶天士也配合官府开展救治 。不过 , 叶天士开药方很奇怪 , 每张方子上都有“梧桐叶三钱” 。药店里从来不备梧桐叶 , 现在又是刚开春 , 梧桐树上光秃秃的 , 只有几个刚冒出的芽芽 。到哪里去弄梧桐叶呢?大家正在一筹莫展时 , 叶天士却胸有成竹地对他们说:“到叶小三家去买吧 , 他家有这东西 。”       结果 , 叶小三家门庭若市 。大家都来他家买梧桐叶 , 三间屋子的梧桐叶很快卖光了 , 叶小三赚了一笔钱 。他去叶天士家磕头拜谢 , 问今年还要不要再扫梧桐叶?叶天士笑说:“今年就不用再扫了 , 去年我预料要发生瘟疫 , 才托你为大家做桩好事 , 果然应验了 , 明年不会发生瘟疫了 , 也不会再用梧叶了 。不过你该从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收获 , 是不是很高兴呀?一个人活在世上 , 要靠勤劳和节俭才能过好日子 。就比如梧桐叶积少成多 , 到头来都能派上大用场 。更何况你一个棒小伙子 , 只要肯干 , 还愁挣不到钱吗?”       从此 , 叶小三茅塞顿开 , 变成了勤劳肯干的小伙子 , 靠着卖梧桐叶赚来的第一桶金 , 做起了生意 , 日子越过越红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