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心输出量降低的影响( 六 )



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 心率在60~170次/分范围内, 心率增快, 心输出量增多 。 心率超过180次/分时, 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 充盈量减少, 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 。 心率低于40次/分时, 心舒期过长, 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 再延长心舒时间, 也不会增加心室充盈量, 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 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 。 可见, 心率最适宜时, 心输出量最大, 而过快或过慢时, 心输出量都会减少 。
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 。 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 。 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 。 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 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 。 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0~2.2μm)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 。 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 。 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 。 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 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 。 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
心率低于40次/min时,也使心输量减少 。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包括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动脉压(后负荷)和心率 。
如何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心输出量随心率加快而增加, 心率最适宜时, 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 心输出量均减少, 心率过快(180次/分钟), 心舒张期缩短, 心室充盈量不足而使搏出量减少, 心输出量相应减少 。
拓展资料: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 包括自左、右心室每分钟分别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总血量 。 如心率以75次/分钟计算, 则心排出量在男性为5~6L, 女性略低些 。 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 。 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怀孕等情况下, 心输出量均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