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如何读懂诗歌语言( 七 )



三、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 , 必须知人论世 。 同样的景物 , 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 , 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 霜叶红了 , 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 , 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 。 因此 , 读诗时 , 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 , 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 , 朝政如何 。 联系这些背景 , 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 , 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 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他在担任宰相期间 , 力主改革 , 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 。 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 , 不向保守派屈服 。 了解了这样的背景 , 就能知道 , 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 , 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 。 不管处境如何 , 寒冷且无花为伴 , 梅花依然会开放 , 并逸香于世 。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 , 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 , 会是很长的一句话 , 或者是几句话 , 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 如“高楼聊眺望” , 若是写散文 , 会先交代某年月日 , 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 , 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 , 而诗句只有5个字 。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 , 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 , 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 , 还原诗歌的场景 。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 , 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 , 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 , 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 , 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 , 观海则意溢于海” , 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 在古典诗歌中 , 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 , 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 , 同时 , 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 , 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 , 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
卒章显志 , 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 , 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 , 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 , 何日是归年 。 ”看前两句 , 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 , 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 诗人流落他乡 , 一年又一年 , 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 , 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 由这后两句可知 , 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七、诗歌中常用比喻 , 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 , 要注意识别
暗喻与明喻不同 , 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 , 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 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 , 妾当作蒲苇 。 蒲苇纫如丝 , 磐石无转移” , 以“磐石”和“蒲苇”作比 , 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 , 就是典型的例子 。 借喻 , 根本不露比喻痕迹 , 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 ,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嘛~我是个比较痴迷诗歌的人~所以写得有点多 , 希望对你有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