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培养案例( 三 )



大学生一般都是成年人了, 与人接触、交往不断增多, 不久就要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 必须提前学习好基本的法律常识, 如《学法》《刑法》《民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基本条款, 明白法律底线以防自己违法, 明白法律保护的权益以防自己被人侵权 。

其次, 严格守法以不越法律红线

大学生在校内校外都有一些学习生活活动, 除了接触老师、同学外, 还要接触一些组织、团体、企业、社会人等, 如不严格守法就很有可能超越法律红线 。 严格守法要从基本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起, 树立规矩意识, 为人处世遵章守纪, 遵守法律法规, 才能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

再次, 依法办事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在外, 与人打交道多了难免不遇到一些难事, 难免不被人侵权 。 首先要想到的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维权 。 当看到他人的权益受侵害时, 也要想到依法帮助别人, 养成依法维权的好习惯 。

总之, 只有做到心中有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才能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 才能在当今法制社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一是要培养法治思维理念 。 首先, 要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 。 要通过各种途径, 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理念, 使其认识到什么是法治思维, 为什么要运用法治思维, 怎样运用法治思维, 使“合不合法, 合不合程序”成为领导干部的常用语, 使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自发的一种心理需求, 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 。 其次, 要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 。 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 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 主动运用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 坚持依法办事, 减少官民对抗, 树立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 再次, 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 。 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 使决策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 。
二是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 首先在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 。 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 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建立健全学法的长效机制 。 在学习形式上, 要通过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 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 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 。 在学习内容上, 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 又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方面的学习培养 。
三是要考核依法履职水平 。 要像考核经济指标一样, 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 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要按照有权就有责、滥权应担责、侵权要赔偿的要求, 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 对那些不依法办事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对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 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 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如何提高法治思维能力 一个国家的未来是掌握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的 。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和骨干力量, 他们的群体素质如何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 近年来,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却是屡有发生, 云南大学马加爵2.23特大杀人案, 清华大学刘海洋强酸泼熊事件等等 。 由此可见, 强化大学生法制观念,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极为重要的 。 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制的看法和态度, 其核心思想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 。 当今社会, 正确的法制观念是大学生必备的法律素养, 并已成为青年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 。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学校方面:(1)开设法律有关课程, 传播法律知识, 指导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 。 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的法制观念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 高校教育应当把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作为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的组成部分, 重视不并积极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 (2)强化案例教学, 以分析案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法制观念 。 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时事案例, 如:胡长清受贿案, 远华特大走私案等等 。 (3)丰富法制教育活动的形式 。 突破课堂, 将法制法律渗透到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中, 如举行法律知识讲座, 法律知识竞赛, 法律知识趣味问答, 模拟法庭, 组织学生观看诸如《今日说法》这类的法制节目等等 。 (4)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 当前由于经历过高考压力, 面临着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 一般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 很多案例表明, 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往往与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有关, 所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 (5)以法制的观念来管理学校, 重制度, 重程序, 重平等, 重自由 。 一个良好的制度氛围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 言传不如身教 。 高校以法律概念来管理学校, 实行制度管理、依法治校, 在提高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同时, 也使得校园文化更为清明,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1)大学生首先要学法、懂法、守法, 这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 。 (2)关注社会时事, 关注新闻, 探讨新闻背后的故事, 多看看《今日说法》这类的法律节目和《中国法制》这些法律报刊, 提高自身的法律了解度和敏锐度 。 (3)大学生要学会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进一步说, 维护社会正义 。 (4)大学生要积极地参加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 。 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 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思维方式, 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理性思维, 价值取向和逻辑思维是其核心 。 法律思维方式主要有下面几个特征:重视人权, 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讲证据, 讲程序, 讲法理 。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 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 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 二、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 提高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 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 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必须条件 。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树立社会正义感 。 高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的高危险的犯罪分子 。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 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树立社会正义感, 勇于捍卫社会正义, 只有这样, 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 。 四、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 实践出真知, 纸上谈兵终是空 。 只有在社会中, 在不断地实践中, 大学生才能培养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 。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 提高大学生发展观念, 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 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 这是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大学生自我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

推荐阅读